社區大學創造的混齡空間,讓學習成為「在地安老」的動力。有學生和課程一起變老,也有學生陪老師上課延緩失智;大家在社大透過學習,豐富人生下半場。
坐落在永和的社區大學,長出了許多「永和專屬」的社團,像是:瓦磘溝願景社、城市故事導覽志工隊、生態保育社等等,這些社團保留了隱身都市叢林的人文資產、記錄了城市失去、流傳或重生的歷史。
張品:原來學習不是老師講學生聽!
62歲的張品是「瓦磘溝願景社」的顧問,瓦磘溝是中和永和地區的母親河,許多產業聚落、人文風景,甚至街道名稱,皆因瓦磘溝而起,但今日的瓦磘溝卻成了人人掩鼻的臭水溝。「瓦磘溝願景社」在2016年成立,召集了當地耆老、文史工作者,以及具有水利人文專業背景的顧問,為溪邊生態環境及居民權益努力。
為了集結更大力量改變城市面貌,他們和不同的社團合作,成立「瓦磘溝願景促進聯盟」;和永和的獨立書店共同創作繪本,邀請孩子來聽故事。社團成立近5年,這兩年水利局在做政策規畫時已經會諮詢「瓦磘溝願景社」成員的意見。
張品也因此改變對學習的看法。大約10年前,張品初接觸社區大學的課程,「我原來以為學習是『老師講學生聽』,但這裡在乎的是你的想法和態度,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的視角和觀點。」這衝擊了張品原有的學習方式,他不再只是待在教室守著書本學習,而是在參與實作的過程獲得新知。
陳秀鳳:傳頌著城市角落的故事
61歲的陳秀鳳則是「城市故事導覽志工隊」的顧問,年少失學的陳秀鳳為了取得大學學位,在1999年社大創立初期就來就讀(後來社大並無授與大學學位),什麼類型的課都修了,第7年就修完課成為「永和社大畢業生」,但是陳秀鳳卻一直留在社大直至今天,並且帶領著「城市故事導覽志工隊」發展出許多城市散步路線。她認為,相較於台南、鹿港等文化古都,永和的確古蹟少,但是她相信每個人都有故事,真正珍貴的是人生活的痕跡,即便是家門前的小巷子也能說故事。
林桂秋:生態保育就是我的生活
68歲的林桂秋也是在社大創校初期,看見社大的課程豐富、學員年齡層廣,可以廣泛接觸各議題,於是報名上課,後來加入了「生態保育社」,在新店溪畔的「福和濕地園區」做生態的復育。20幾年來,林桂秋被參與生態保育的夥伴的精神感動,學習生態保育相關知識,周周去新店溪畔的濕地勞動,後來女兒結婚生子,她也帶著小孫子在生態豐富、蝶飛鳥鳴的濕地玩耍。
「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這句黑格爾的名言,也是永和社大的辦學精神;幸福不需捨近求遠,此地當下用心生活即是。在永和社大的社團,他們落地生根,唱歌跳舞實踐著這樣的精神。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