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臥床 拖垮全家!台灣每人平均臥床8年,退休後健康餘命僅有短短數年!當父母年長、當自己歲數漸增、當健康出現警訊,你一定要看的書。從「不敢說」到「願意談」,「自願」變健康,就能翻轉臥床餘命!《健康到最後》精彩試閱:
末日二:家庭消失
長輩臥床 → 青壯年辭職照顧 → 家庭收入驟減、支出暴增 → 青壯年無力結婚、生育延後 → 少子化惡化成無子化 → 未來照顧人力斷鏈 → 壓垮照顧者 情緒與經濟 → 家庭功能崩解。
1.少子化變成無子化
一言以蔽之,如果繼續讓青壯年世代「忙著照顧」,只會讓未來更沒有照顧人力。
你想想看,上一代已經晚生了,結果這一代更晚生。所以當爸媽七十歲需要被照顧的時候,大部分的年輕人才剛存到結婚基金,正在猶豫要不要生小孩。
如果爸媽臥床同時,還有小孩要養,那肯定是蠟燭兩頭燒。你說你還有房貸?我看蠟燭直接燒斷了吧?(我也頭痛)
同時間,若爸媽沒有太多存款,我相信年輕世代的這筆結婚基金、育兒基金也很快就要花在全家人的醫療花費上了(看護、交通、辭職照顧)。看到這裡,如果是你,是不是也不敢生小孩了?
一樣以我們家為例子。爸爸生病之後,我們家少了爸爸的薪水,同時增加了額外支出。
這花費不只是表面的「醫療費用」而已:除了看護、醫療、交通等直接費用外,還可能包含輔具輪椅、無障礙設施改裝、液體營養素或固體食材調理、生活耗材等等隱藏支出。
爸媽住院時,有時候還想要買點飲料或禮物送醫療人員,這些也都是成本呢!平均下來,每月六至七萬的照顧成本,真的都只是「基本盤」而已,預算根本無上限啊!更別說兩個人若同時臥床,這筆費用就是乘以二。
另一方面,照顧者與其他家庭成員的經濟也會受到影響。例如:跑業務的人可能開始績效不佳、做行政職的人必須常常請假;還有些人被迫辭職、被迫提早退休,或轉為「減薪」的兼差照顧,或失去退休金、失去勞健保。
根據數據統計,台灣高達十分之一人口,有二百二十萬位上班族正在面臨照顧失能長輩的壓力,其中六成五還曾考慮「辭職照顧」。
根據行政院的調查報告顯示:家庭照顧者通常不是配偶(三四.八%)就是子女(四九.三%),或是子女的配偶(七%)。
說真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很多年輕人把結婚與生小孩擺在一起看待,只要不結婚,就有理由不用生。
於是台灣的結婚率下降,低到已經與離婚率一樣高。二○二四年,台灣生育率依然「世界最低」,甚至首次出現「龍年出生率低於虎年」。
晚生、更晚生,或者乾脆不敢生,只會演變成更沒有照顧人力的未來。尤其,「沒有下一代的未來」是難以逆轉的。因為每一戶家庭最高生育數,想必就是「那麼多」。以及,女性適合的生育年齡,也就只有「那段時間」。總有一天,一定會發生「就算鼓勵生育率,也無法逆轉高齡化」的局勢。
等到家庭消失、等到二○五○、二○七○那年,你我都臥床了,可能也沒有人幫忙照顧了。
但問題還沒結束。
編輯推薦》 兩兄長一身障一出國…他放下工作獨自照顧失智母:太太氣到分居:https://reurl.cc/oYxZGQ

2.照護殺人
據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簡稱家總)統計,二○二三年媒體報導的照顧殺人事件達十四件,死亡人數達二十四人為歷年最高。
家總祕書長陳景寧在採訪中表示,長照悲劇的發生原因不單單只是長期照顧壓力大,應該還涉及家庭、經濟等多面向因素。
早就「超高齡化社會」的日本,在老老照顧、離職照護,以及同時照顧兩人以上的「多重照顧」方面,已經是現今家庭的日常。
與此同時,照顧者終結家人性命的事件,也愈發頻繁地發生。日本非營利公共電視台NHK,在二○一五年挨家挨戶地採訪了《我殺了我的家人:「照顧殺人」當事者的自白》一書中的個案: 五十多歲的兒子開始照顧家人的兩個月後,用電線勒死罹患失智症的母親;育有三名子女的四十多歲單親媽媽,將失智症的母親毆打致死……等等故事。
關於台灣的故事,我就先不說了。
在前述二○二三年的十四件照顧悲劇事件中,有七件是「五十歲子女照顧七、八十歲長輩」、四件是「八十幾歲父母照顧身心障礙中年子女」、三件是老老照顧。簡直與日本一樣。
是的,當長照資源不足、照顧人力吃緊、機構資源要排隊、少子化變成無子化、家庭經濟壓力沉重、一個人照顧一個人、照護殺人……「家庭」這個詞,就會漸漸地從台灣消失。
講到這裡,聽起來真的很慘吧?為了舒緩你的情緒,我在書末附錄收錄了常用的「照顧者支持資源」、「照顧者可能會用到的資源」,希望能多少幫助到你。
我必須強調第三次,這本書不是要寫來嚇你的,請立刻把「照顧好家人」寫進記事本。

本文摘自《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無憾善終的本事》,2025/07/01圓神出版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