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退而不休!熟齡持續接觸社會好處多,防失智更能防憂鬱

「活到老、學到老」是大家耳熟能詳,專家指出,學習有助於有效或持續地刺激大腦,讓大腦持續運作、增加神經靈活度,避免失智。 示意圖/Shutterstock
「活到老、學到老」是大家耳熟能詳,專家指出,學習有助於有效或持續地刺激大腦,讓大腦持續運作、增加神經靈活度,避免失智。 示意圖/Shutterstock

「活到老、學到老」是大家耳熟能詳,專家指出,學習有助於有效或持續地刺激大腦,讓大腦持續運作、增加神經靈活度,避免失智 。另外,AI 時代來臨,數位掛帥,若不會使用第三方支付或線上訂票等功能,如同「數位殘障」,學習,才能不老。

台北榮總情緒精準醫療中心主任、陽明交大教授李正達說,臨床很多個案,離開職場,退休 之後,開始出現認知退化與情緒退休,例如記憶力嚴重減退、不開心,甚至出現假性失智狀態。學習的重要性在於藉由有效或持續地刺激大腦,持續動腦,有助於預防失智。

學習有多元面向,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李明憲指出,熟齡階段的學習任務,並非特殊技能或生存取向,而是新知識與生活規畫,這群人經濟穩定,終身學習 才能避免與社會脫節,現在社會變動快速,不會使用第三方支付、不會網路訂票,恐因為需要他人協助而加重老化感、邊緣感,進而害怕出門。



李正達說,許多人離開職場後,和外界接觸變少,甚至離群索居,便開始懷疑存在的價值。熟齡族群的記憶力、反應速度、動作靈活度等,確實可能不如年輕人,但人生智慧與經歷一定比年輕人豐富,學習有助增加知識、訓練腦力,也能透過社交,和他人產生話題,拓展人脈外,藉由分享智慧、經驗,找到自己的價值或歸屬感。有些人年紀大了,出現孤獨感,李正達表示,這是憂鬱症的核心症狀,透過安排生活、重新建立生活重心,找到生活目標,讓大腦練習,也不會東想西想,出現負面想法。



李明憲舉例,日本鼓勵高齡再就業,這並不是要搶年輕人工作,如果能為自己賺點旅費也開心,或讓他們準備演講。有些人離開職場身心狀態還很好,可持續貢獻社會。

🍊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更多新聞報導

老後生活 退休 失智 樂齡學習 終身學習 老年憂鬱 AI

急診室爆滿!醫師揭5大症狀別拖延:立即到急診就醫

熟齡學習別被挫折打敗!避開2大陷阱成就感升級

延伸閱讀

2025出國注意!攜帶「行動電源」登機新規定公開,多家航空禁託運

5大房貸陷阱你遇過嗎?網友血淚分享:超可怕!專家教你避雷自救

2025年必學彩妝趨勢!7個流行美妝技巧大公開,白髮也是時尚亮點

晚上腳麻睡不好!「不寧腿症候群」像有毛毛蟲在爬?如何治療?醫授5招舒緩

相關文章

爸爸住進安寧病房,女兒不敢說實話?護理師提醒:這樣做不留遺憾

長輩老後「什麼都要問」?揭秘父母真心話:怕花錢、怕拖累孩子

家人重病進加護病房最好?費用健保給付嗎?加護病房必知常見QA

媽媽得了阿茲海默症,記憶斷片愛理不理…女兒一句話讓她笑開懷!

常見5疾病超花錢!專家授3方法「投資健康」避免辛苦錢淪為醫藥費

老老照顧危機!75歲媽媽獨力照顧55歲身障兒:不知道誰會先離開…

熱門文章

常吃「1健康食品」肺癌風險、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大增?醫揭真正原因

「吃進洗碗精」恐引發9疾病!8種洗碗法:徹底清除泡泡殘留

腳痠腳麻走路難受,竟是動脈阻塞!醫示警:再晚一步就要截肢

退休想住養生村?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房型比較一次看(含表格)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