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洛桑加參:去我執減少分別心、培養同理心 看待死亡更自在

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指出,西藏人深信死後靈魂存在,因此看待死亡較為坦然。 圖/江羚瑜拍攝
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指出,西藏人深信死後靈魂存在,因此看待死亡較為坦然。 圖/江羚瑜拍攝

過去華人相當忌諱談論死亡 ,近三年來,隨著新冠疫情造成全球超過6700萬人確診、超過680萬人死亡,台灣超過1000萬人確診、超過1.8萬人死亡,受到疫情衝擊,使國人不得不正視死亡議題,然而,身為藏族的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 指出,西藏人皆為佛教 徒,生死教育從小開始,也深植死後靈魂存在的信念,因此看待死亡較為坦然,則是華人與西藏人看待生死的最大差異。

洛桑加參指出,華人之所以忌諱談論死亡,大多受到民間信仰、傳統文化的影響所致。若有學習佛法,對生死的態度較易抱持開放的接受態度,畢竟選擇「不談」或「避談」,死亡依舊會來臨,只要認知「無常」即是人生的一部份,因為從達官顯貴到販夫走卒,當生命到了最後也躲不過死亡,若能培養慈悲心,看待死亡就會建立全新的思維,並以積極正向的態度去面對它。

多數人會「捨不得」親人、好友離世,陷入喪親多年的陰影走不出來,然而,洛桑加參強調,生死本來就是一種生命的過程,看不開、放不下的原因在於有「執念」,如果能放下執念,生和死即是一體兩面,以佛教的觀點來看,生就是死的開始,死也是生的開始!由此可見,靈魂即是換個地方居住的概念,當人走到生命尾聲時,也代表著軀殼老舊,需要換一個新的地方「再開始」,也就是輪迴。

洛桑加參指出,佛教的最高境界即是「去我執」,當大家都能做到「去我執」時,人世間也就沒有那麼多煩惱,因此,第一步先培養「慈悲心」,從沒有分別心開始,一旦具有分別心便容易產生執念,例如相當在意膚色、種族……等刻板印象,唯有去除分別心、增加平等心,才會產生慈悲心,養成悲天憫人的柔軟心,進而養成同理心 ,願意發自內心的布施、承擔責任,「我執」便會愈來愈少。

死亡教育該從何處著手,才能降低大家的恐懼呢?洛桑加參卻認為,死亡教育在從小到大的教育過程中無所不在,例如生物課會了解動植物的生長過程,中外歷史課也提到各時期不同的改朝換代,不難發現,死亡只是生命周期的正常循環,只要用坦然、正向的態度面對,將更加珍惜好好活著的可貴。

│更多精選推薦↓↓↓

你是否想過,如果沒有好好告別,將造成哪些遺憾?沒有人能預知「人生終點站」將何時到站,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早安排」。

讓「死亡」不再成為禁忌的話題,既然終有離別的一天,就由自己來決定吧!「好好寫好人生終點的劇本,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不留遺憾給生者。」

《橘世代》與金牌教練重磅推出《郭慧娟生死課》,透過這段學習旅程,協助你我敞開心胸,讓生命永存美好,只有愛、沒有遺憾。

立即查看課程詳情》https://bit.ly/3H4524m1wch

詢問課程/報名方式>客服電話:(02)2649-1681 轉2

更多新聞報導

洛桑加參 生死議題 佛教 死亡 同理心

猴痘疫苗開放預約/到底什麼是猴痘?有什麼症狀?預防感染營養師給4個提醒

懶人運動「節拍超慢跑」 3個月瘦29公斤!三高、減重者皆適用

延伸閱讀

【2023清明節】掃墓吉日吉時大公開,這幾生肖小心防沖煞!

「一喝水就想尿尿?」可能是方式錯誤!5招學會正確喝水方式

拉傷、閃到腰...遠離「照顧傷害」從掌握三大要素開始做起

清明掃墓,如何遵守祭祖禮儀?避免10大禁忌!

相關文章

環保葬成新趨勢!大S「樹葬」回歸自然 北市殯葬處推「海葬」節省土地資源

環保葬會影響子孫嗎?大S將採樹葬,民俗專家建議3樹種:守護家人做功德

生命無常!單身如何規劃善終旅程?5方法平靜面對人生謝幕

獨居翁家裡傳出陣陣異味…社會勞動人伸援手,推動社區善的循環

原本能言善道的婆婆,失智後誰也認不得!1句話讓兒子媳婦聽了好心酸

大S曾透露想要環保葬!小S證實:讓姊姊以樹葬回歸大自然

熱門文章

住院請看護「5醫院」免費!2025「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申請方式、價格 懶人包一次看

「10年來冷最久冬天」隱藏吃電怪獸,耗電不輸冰箱!台電教6招省錢

新北市民專屬!最低6千入住新房,2025社會住宅申請條件公開

提早預防流感,降低9成傳播率!醫授辦公室防流感必備10招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