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當我們住在一起,祖孫「三代同住」1方法住出好感情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即便是時代變遷,人對群居的情感需求依然不減,加上現今臺灣邁向高齡社會 ,孩子愈生愈少,若能三代共居 祖孫 的互動得以補足因中生代忙於事業而難以兼顧的家庭角色,同時還能提供生活上的支援。一個適合三代共居的環境,最好以「一碗湯不會冷」的距離,彼此擁有足夠的生活空間,同時又能相互協助。當中生代父母忙碌時,孩子可以請長輩(祖父母)幫忙照顧;當長輩身體不適時,也可以就近照護。對孩子而言,在兩代協理家務的互動中,能夠汲取長輩的智慧,在大人的指導之下做家事,可以透過大人的身教、言教傳承人生經驗給下一代。

然而不同年齡層的三個世代同住一起,需要的生活空間也不盡相同,本期《熟年誌 》帶讀者探討如何打造一個適合三代居住好感空間!

祖孫三代同住幸福 有妙法

住在新北市的羅小姐表示:「兒時住在山上,與其他農戶比鄰而居,鄰里間的人都互相認識,比較懂得分享與互助。在家中跟長輩住在一起,大人做事就站在旁邊看,很多生活技能、人際經驗就是這樣學習來的。」由於臺灣已為商業社會,過去這種生活經驗很難複製,從大家庭的模式轉變為核心家庭,因此人際互動不像往日農村社會那樣熱絡,對孩子來說,無形中流失許多可以學習人際關係的經驗。同時也因為孩子的成長期需要情感關注,同住的長輩即是很好的陪伴者;而空巢期的長輩面對自己的孩子在外打拼,情感的依靠暫時也空了下來,三代共居對長輩而言,能與家人健康愉快安度晚年,延緩失能的時間,就能達到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的目標,相對也能降低醫療負擔。

三代共居 幸福有方法

根據內政部經建會推估,現在到2060年,臺灣每一個青壯年人要負責撫養一名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這麼驚人的老化趨勢,你準備好了嗎?

臺灣地狹人稠,人口往都市集中,要符合三代共居的大坪數的集合住宅(公寓式住宅)對一般民眾的經濟壓力較大,除了同住一戶,民眾還會採「同鄰不同戶」,以「一碗湯不會冷」的距離,各自獨立又能彼此照料再者也可運用「舊居改裝」的方式,改善住家長久以來,房屋極需修繕的問題,如溼氣過重、高低差、畸零空間難以使用等;由於老房子 一開始是以當時家人的需求規劃,十幾年過去,家人的生命週期也已不同,舊居改裝可以重新考量全家人不同的需要,對長輩而言,不需要適應新的居住環境,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

換屋不易 現有資產 靈活運用

2017年,臺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即將達到全國總人數的一四%,比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7%遠遠高上兩倍,臺灣屋齡二十年以上的房屋高達五百萬戶,非常不利於行動不便的長者生活,愈來愈多人為了生活機能的考量而想換屋。但房屋一買一賣之間,會有居住以及現金週轉的問題,每個家庭的考量點不同,加上臺北市政府打房的重點區域,以前若是舊屋登記在丈夫名下,換屋時會以太太的名義購屋貸款,如今為了防止投機客,目前夫妻名下任何一方若已有房產,新屋僅能向銀行貸六成,非常不利於真正有換屋需求的民眾。《好房誌》總編輯吳光中建議:「可考慮預售屋,因為它的自備款僅十分之一,換屋時通常舊屋的貸款已經納清,可拿去貸款籌措自備款,待預售屋蓋得差不多的時候,舊屋就可預備脫手。這樣可以避免資金的空窗,彈性空間也較大。」

創造「安全無虞」的生活空間

近日常見孩童或長輩在家裡意外事件頻傳的新聞報導,有位四歲男童恰逢阿嬤外出,便爬上窗戶邊的雜物旁,當半個身子探出窗外卻失足墜落;還有位高齡的阿嬤,因家中地板不具防滑效果,不小心摔倒,造成腿部骨折無法動彈,整整在地上躺了五個多小時,等到家人回家後,她才被送往醫院治療。

「家」不如想像中的安全

這些居家意外事件是每個家庭可能會發生的縮影,所以做好居家安全是刻不容緩的事。根據靖娟基金會的兒童居家安全日調查顯示,家長常以為公共場所最危險,家中最安全,但實際上孩童在家中發生事故的頻率高達64%,如墜落、壓砸夾刺割傷、燒燙傷、窒息、中毒等,全部發生在居家生活中,其中客廳和廚房是常發生意外的地方。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學齡前的孩童因大腦尚未發展成熟,缺乏對於危險缺乏自知以及自我保護的觀念,又經常出於好奇或是模仿大人、電視節目的行為,因而發生意外災害,家長更應從孩子角度觀察有可能面臨的危險,仔細考量家中擺設動線問題以及教導正確觀念等,讓居家環境更加安全。

「家」除了是兒童容易發生意外的場地方,同時也是高齡者常發生跌倒的地點。根據調查統計,高齡者最主要發生地點是浴室、客廳及臥室,像是浴室地板未使用防滑地磚或是防滑墊,以及在洗手臺、浴缸、馬桶側面未加裝扶手,類似這樣的居家環境都是致命的陷阱。加上,高齡者若跌倒後,身體狀況將大不如前,且又可能會伴隨其他疾病;也有高齡者因為害怕再次跌倒,乾脆限制自己活動範圍,反而退化得更快。中華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陳宗鵠建議,在居環境規劃時,需考量高齡者的行動與安全性,從無障礙環境的設計細節和設備著手,促進高齡者能在安全居家環境中健康老化。

編輯推薦》比養生村便宜、比獨居更安心!美英日推「社區共生」群居安老:https://reurl.cc/5dGopG

可見,一個友善的居住環境,需根據每個家庭成員身體狀況和其需求,再透過居家環境和空間的改造,創造最舒適且安全的空間,降低家中潛在的危機,讓他們生活可以更健康、更安心。以下,將為大家介紹如何調整居家擺設以及做好防護措施,就能打造全齡通用的安全無虞居家空間。

守護無毒健康宅 挑選建材多留心

「人的一生有90%的時間都待在室內,家更是我們休息的地方,孩子與行動不便的長輩,在家的時間更長,而且這群人又是抵抗力最差的,若是家中裝潢的建材危害健康,這些長期待在家裡的家人,恐怕是吸了更多毒素進體內。」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這麼說。

在一般人的夢想清單中,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是努力工作的目標,辛苦打拼不過就是想要讓自己及家人能有安身立命的一席之地,但是往往在追求美觀的同時,卻忽略裝潢建材的品質,其實建材裡含有很多會危害健康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由於吸入性的毒素不會有立即的危險,就如溫水煮青蛙一般,令人身處險境而不自知。

新房子的味道 不是好味道

江守山指出:「現在居家環境裡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會這麼多,是因為家具製造業的技術進步,以及經濟、環保意識的訴求,為了要讓原木裁切的餘料成型,便加上黏著劑就可以做成裝潢用的夾板或層板,然而黏著劑正是含有大量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民眾在置產或是修繕舊居時,都喜歡趕在農曆年前將工程結束,以便可以在新家過農曆年。當大家走進新居聞到「新房子」的味道,那可要注意了!以前對有機揮發物質的認識不多,因此一般人以為用鳳梨來去除新房子的異味就可以,殊不知那只能「除味」,並不能除毒。因為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包含甲醛、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等,依然存在於空氣中,因此在採購建材時,可參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評選出來的綠建材作為依據,或者至少選擇有國內外認證通過的建材。此外,在交屋後,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絕對是必要的,還可以在家中增加能夠吸收這些揮發物質的植物,例如:黃金葛、虎尾蘭、長春藤、孔雀竹芋、龍舌蘭等等。

國外研究已經證實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揮發期大約要三到十二年才會降到安全範圍,實際也不可能真的等到那時候再搬進去住,因此建材的挑選上就要非常留意,沒有必要就不用裝潢。

本文轉載自《熟年誌》,原文為:當我們住在一起 三代共居好感住空間

│更多精選推薦↓↓↓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https://bit.ly/44stv2z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https://lin.ee/G39vhV9


更多新聞報導

高齡社會 資產 三代共居 祖孫 房子 幸福 熟年誌

熟年誌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熟年誌》從健康醫療、投資理財、退休規劃、休閒生活、人際關係、兩代溝通、旅遊移居,全方位與您一起面對未來,一起茁壯。不同於坊間著重醫療與投資的銀髮雜誌,熟年誌著重築夢、追夢,品味與樂趣的生活層面,與讀者共同打造熟年C型人生,追求自我實現的二次青年生活。

躲不掉!汞汙染是全球性危害 「解毒秘方」就在三色豆裡?

失眠惱人?跟部隊學入眠!「軍隊睡眠法」實測2分鐘就能睡著,96%的人試試看有用

延伸閱讀

訪視關懷獨居老人,還可能救人一命!花蓮志工:5年救了4位長輩

台北有七成都是老公寓!政府增設「電梯補助」卻很少人申請?

為長輩打造舒適居住空間! 孝親房案例4選一次看

林郁婷最愛這兩樣甜食!珍珠奶茶、起司蛋糕不是每個人都能吃

相關文章

婆婆像婚姻第三者?媳婦嘆「走到哪都要跟」3招讓全家開心相處

所有苦痛在死亡前都渺小…47歲癌末男:我們中了人生的樂透,才降生在這世界

當貓比當人更幸福?作家:投胎是能力,隨緣盡份不煩惱

「人都死了收什麼錢」她堅持不收奠儀,只要求女兒在葬禮當DJ

失去母親太難過…親友建議生孩子轉移注意力,可行嗎?過來人這樣回

年年寫遺書反思人生!苦尋40年老友親自道歉:害怕死得不安穩

熱門文章

每天走1萬步真健康?73歲翁照大腸鏡發現「4公分瘜肉」延誤恐致癌

2024小雪節氣「3生肖」好運降臨!小雪習俗、開運重點一次看

大型垃圾、家具怎麼丟?一文搞懂!附全台清潔隊資訊懶人包

健檢報告「滿江紅」別放棄!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