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選舉新聞「看不停」?當心看久容易焦慮、有壓力!

對於已有新聞成癮現象的閱聽大眾而言,建議選擇暫時不去收視新聞,尋求專業協助擬定改善此症狀較佳的方式,如果需汲取新聞,或許改由平面媒體像是報紙,儘量不收看電子媒體,可能是比較有效的策略。 圖/健康醫療網
對於已有新聞成癮現象的閱聽大眾而言,建議選擇暫時不去收視新聞,尋求專業協助擬定改善此症狀較佳的方式,如果需汲取新聞,或許改由平面媒體像是報紙,儘量不收看電子媒體,可能是比較有效的策略。 圖/健康醫療網

九合一選舉即將到來,身邊有親友長時間關注選情新聞,因而情緒大幅波動?請適時提醒對方暫停或減少觀看新聞時間,避免影響心理健康。根據一篇2022年8月發表於《健康通訊》的研究顯示,有「不斷查看新聞」強迫性衝動的人,更容易產生壓力、焦慮以及身體健康問題。

新聞成癮恐影響心理健康 改由平面媒體吸收資訊有幫助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表示,這個研究指出媒體面臨經濟壓力時,常選擇具有吸引閱聽大眾的新聞,以聳動、斷章取義的方式,透過24小時不斷播放來爭取收視率,造成部分收視群產生新聞成癮的現象,這種狀況正不斷發生且有惡化趨勢,值得被大家所重視,特別是台灣媒體常一窩蜂聚焦報導重大新聞事件,此一問題更值得台灣學界加以研究。

對於已有新聞成癮現象的閱聽大眾而言,建議選擇暫時不去收視新聞,尋求專業協助擬定改善此症狀較佳的方式,如果需汲取新聞,或許改由平面媒體像是報紙,儘量不收看電子媒體,可能是比較有效的策略。

明明不喜歡卻不斷去看 有所「覺察」是關鍵

從新冠肺炎大流行、烏克蘭戰爭、大規模抗議或槍擊、氣候引起的野火等,這些壞消息常常會讓我們感到無能為力和苦悶,在台灣特別是選舉新聞,很容易造民眾無端的憤怒,或是陷入新聞的漩渦裡。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要擺脫這種明明不喜歡卻不斷去看的狀況,首先要先有所「覺察」,可問自己一天花多少時間看新聞?關注新聞的時候是否影響心情?像是變得鬱悶、提不起勁、什麼事都不想做,成天只想關注支持的候選人民調起伏與輿論風向。

避免參雜太多情緒 轉移注意力、不談論為上策

若有上述現象,建議就要有所調整,最簡單的就是意識到它的「時間性」,雖然成癮但它會有時效性,告訴自己時間過了就會成為歷史,不要放太多情緒在裡面;接著要求自己「暫時離開」,停止或減少觀看時間,想觀看時先要求自己完成其他事情,讓自己專注在從事其他事物來轉移注意力;最後「不去談論」,暫時停掉會有很多討論與論戰的群組,告知朋友自己花太多時間已不堪其擾需暫離。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原文為:新聞影響心情你控制得住嗎? 當心!引發心理問題

更多新聞報導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廣邀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希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凝聚力量幫助弱勢族群,更期許藉由此媒體發聲,讓愛心遠佈、善盡社會責任。

年紀越大越容易有「失落感」?專家籲4招預防老年憂鬱

預防「骨質疏鬆」怎麼吃?怎麼喝?推薦10大首選食材!

延伸閱讀

年紀越大越容易有「失落感」?專家籲4招預防老年憂鬱

台中鐵道美食「大肚車站」:走路5分鐘,輕鬆品嚐星級名攤!

年前改運斷捨離!2023開運招財、招桃花 攻略一覽

打破「吃藥」迷思!躺著吃吸收比較快?吞不下自己磨成粉 ?

相關文章

從媒體業轉戰照服!工作中領悟:保有長輩做決定的權力,才不會老得快

對孩子有愛、對高齡爸媽卻很兇?她設計活動讓親子關係更融洽

女人40歲一定要結婚?過來人建議:有錢、好友、常陪父母更重要

失智照護壓力大!5成照顧者有憂鬱症狀…心理師詳解9方法緩解

媽媽永遠無法下班!職業婦女蠟燭多頭燒:不具名的家事,都變成我的事…

母親節思念早逝母…名醫嘆:媽媽準備好遺照才離開,是我一輩子的遺憾

熱門文章

90%媽媽都煮錯!氣炸鍋「這樣用」恐吃下致癌物:菜成毒湯

手槍打太多會變小?醫揭4方法重振雄風:視覺很有感

上廁所就能查肝病?醫揭5大線索:肝臟在求救

飲食清淡卻罹大腸癌!健檢1數據揪出潛在癌症:以為是貧血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