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比一般憂鬱症更危險、難發覺!用微笑掩飾難過-微笑抑鬱症

許多人聽到憂鬱症,都認為就是一種心情不好的情緒,但實際上陷在憂鬱的個體,心情上會體會到生不如死。 圖/林俊成臨床心理師
許多人聽到憂鬱症,都認為就是一種心情不好的情緒,但實際上陷在憂鬱的個體,心情上會體會到生不如死。 圖/林俊成臨床心理師

許多人聽到憂鬱症 ,都認為就是一種心情不好的情緒 ,但實際上陷在憂鬱的個體,心情上會體會到生不如死,如果您曾經失去過摯愛,無論感情或者你所喜歡的一切,那種心痛再放大個幾十幾百倍,大概就是憂鬱所承受的悲傷,只是您可能過了幾個月就從傷痛中慢慢復原,但是憂鬱症的個體卻時不時地在內心發病,像極了情緒的嚴重過敏。

偏偏身體受傷了,身邊的人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但是情緒生病了,外觀看不出來。有時候,成年人或特殊身分地位,往往連崩潰都要體面些,好像連悲傷的權利都沒有,於是每天有許多光鮮亮麗的背後,背後卻充斥的麻木,在胸腔裡一陣一陣的悲處像浪拍打岸邊那樣,撞擊著心臟。這是近期常受到重視的一種現象「微笑憂鬱症(smiling depression)」。

微笑憂鬱:心情哭泣著,表情仍微笑著

微笑憂鬱症在生活上仍可以自理,社交狀況仍保持常態,往往善於壓抑自己本身的感受。對他們來說,有時候個體內心會認為:有些事情並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好像也不能怎麼辦。以往多數人認知到的憂鬱,就是悶悶不樂,行為退縮、足不出戶,行為活動減少,和他人互動的頻率下降。但是微笑憂鬱卻不是如此,他們人保持日常生活活動,和他人也依然照常互動,但是內心已經是疲憊不堪。

對微笑憂鬱的個體來說,難以壓制卻不得不壓抑的痛苦,始終纏繞著身軀,無論在辦公室、在街上或者回到家中,總會期盼一個人好好大哭一場,但實際上卻可能想哭也哭不出來,還要讓自己臉上保持著優雅的微笑。和典型憂鬱症不一樣的是,微笑憂鬱的人可能生活與工作上保持著平衡,對於事物仍保有積極主動,看起來很開朗樂觀,工作和生活保持著平衡,身邊的人甚至會感覺到陽光,但自己卻暴露在烈焰下,內心逐漸被曬傷。

當有人跟你傾訴痛苦,不要做出使其更痛苦的回應

當試著透露出「我其實不是很好」的訊息時,身邊的人總是會回應「你怎麼可能憂鬱?」、「你想太多了」或是「你太閒了」。這種不經意地回應,可能讓試著求助的憂鬱個體,更加退縮,甚至惡化情緒,因為聽到這樣的回答,容易產生「世界上沒有人可以了解我,一定是我…」後面就會接著自己許多負向的想法,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自己很糟糕、自己一無是處、自己被所有人排拒在外…然後,生命可能就沒有以後了。

要了解身邊的人是否出現憂鬱症兆,可以透過S.C.A.N的方式進行簡單判斷:

要了解身邊的人是否出現憂鬱症兆,可以透過S.C.A.N的方式進行簡單判斷。 圖/...
要了解身邊的人是否出現憂鬱症兆,可以透過S.C.A.N的方式進行簡單判斷。 圖/林俊成臨床心理師

一. 壓力 (Stress)

如果親友近期生活有事發生(Something happened),或者有大事發生,讓個體可能產生重大失落的情形,像是破產、喪親、重病等生活重大事件,可能會使其反覆思想著這些失落或者產生極大的悲傷。這時候,可能就要多付出關心與問候。

二. 行為改變(Change)

精神或動作的改變,對於日常的生活較難投入(Commitment),或者無法感到舒適自在(Comfortable)。而這種改變,並不單純只有從正向變為負向的改變,也要觀察過具一直很負向,突然變得很正向。並不是正向改變不好,而是有時候已經有輕生念頭的個體,還在糾結於痛苦,但當突然下定決心要結束這一切時,會有一種如釋重負地表現,並不是他想通了,而是他已做了決定。

三. 情緒淡漠或焦慮(Apathy, Anxiety)

對於平常有興趣的活動失去樂趣感受,或者表現得較為冷淡,有些情況也容易出現情緒起伏,焦躁不安的反應。如果你發現身邊的親友,突然對他過去喜好的活動都感到興趣缺缺,或者容易出現反反覆覆這時候就要多留意。

四. 負向訊息(Negative message)

當個體表達出負向的語言訊息,或者非語言訊息,不經意地透露一些負向的訊息,例如:離開這裡可能比較好、這世界可能沒有我可以去的地方等,千萬不要以為他只是一時說說,因為他可能透露著很微弱地求救訊號。

我們會認為一個不可能憂鬱的人,怎麼可能會憂鬱?但有時候,也是因為我們覺得對方不可能憂鬱,而使其更憂鬱。

本文轉載自《林俊成心理師》,原文為:微笑著憂鬱,用S.C.A.N技巧觀察身邊親友是否笑中帶淚

更多新聞報導

憂鬱症 壓力 精神疾病 情緒 正向心理學

早處理、退一步、設界線!熟齡婚姻打造「關係存摺」為老後存老本

不想動怎麼辦?資深名模分享5招無痛苦愛上運動!

延伸閱讀

蕉研所研發「青蕉蘿蔔糕」展現香蕉新滋味,解決過剩、零浪費!

苗栗「協雲宮、八角凸」賞櫻花、梅園,夜晚上再將繁華燈火盡收眼底!

沒安全感!怕退休金提早用光?「年金險」幫你守財

台積電跌不停好心慌?分析師:留意「這個」時間點

相關文章

照顧住院母累到走路不穩…專家揭喘息服務救急:先把自己照顧好

身心障礙者能獨立生活嗎?伊甸基金會「家園」助他們學習自理、迎向未來!

兄弟姊妹像敵人、從小就要搶奪資源?專家:手足是父母最好的禮物

每年必辦家族旅行!教養專家李儀婷:心甘情願承擔這份辛勞

童年手足間埋下心結,長大後能化解嗎?她大談「黑歷史」放下傷痛

手足關係冷漠怎麼辦?修復第一步:別讓自己困在受傷角色裡

熱門文章

常吃「1健康食品」肺癌風險、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大增?醫揭真正原因

「吃進洗碗精」恐引發9疾病!8種洗碗法:徹底清除泡泡殘留

退休想住養生村?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房型比較一次看(含表格)

腳痠腳麻走路難受,竟是動脈阻塞!醫示警:再晚一步就要截肢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