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機通話時間、你幾點出門……都是他干涉的範圍。習慣以「控制」與人互動的人,會讓身邊的人都覺得好累。
你身邊也有控制狂嗎?或者,你本身就是控制狂,但是卻遲遲沒有發現呢?沒關係,只要問問你自己,有沒有人讓你活得好累?又或者,你身邊的人總是跟你保持一段看不見的隱形距離,私底下對你抱怨連連?
許多控制狂,就是透過心理防衛機制的「控制」,處理內心無助、不安及慌張的感覺。藉此避免場面失控及預期之外的可能風險,讓人生的一切都在計畫內。
然而,當一個人成為高度控制狂,他身邊的所有人就會活得好累。
社會文化、慣例與傳統習俗 是一種「控制」
在心理防衛機制中,很常見,但不容易辨識的一種,就是「控制」。它是指一個人強力控制生活中乃至生命裡所有能夠掌控的變數,讓世界盡可能地依照自己的方式運轉,藉此減少任何不確定性,還有這些不確定所帶來的擾動與不安。
最經典的具體呈現,就是社會文化、慣例與傳統習俗。它讓人有規則可循,它讓人在有秩序的軌跡裡,不用面對一片空白而惶恐、失去秩序而慌亂、計畫被打亂而無助的各種心理狀態。
然而,這也讓很多人落入傳統的窠臼、僵化的思維而不自知,並且還為其所苦,深受其害,徒增人際關係的衝突。還有,自身的高度控制、焦慮及憂鬱。
兒女若沒結婚,父母就不安、焦慮
結婚正是人類社會的文化、傳統及習俗之一,你我都同意。但,人非得結婚不可嗎?那可不一定。
許多人選擇結婚的原因之一,其實是害怕孤單,擔心被遺棄。因為結婚比起交往,更有約束力(是嗎?)。許多人選擇生育的理由之一,其實是害怕老了無所依,以及無人傳宗接代,深怕斷了香火,讓父母失望,對不起祖宗八代的恐懼及自責心理。
因此,許多人趕著在三十歲前結婚。若是三十好幾還沒結婚或沒有交往對象,就會相當焦慮,甚至懷疑起自己:是不是我哪裡有問題?
而已經成為長輩,活過人生大半輩子的高度控制狂父母,則會不斷催促子女:快點結婚、快點生育、快點完成人生大事。
美其名是希望自己的兒女有人陪伴,相互照顧及扶持,能夠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然而,另一部分的真正原因,卻是兒女走出習俗、秩序及常軌之外的人生,讓他們不安、慌張及焦慮。
他們無法想像、預測及理解走一條人煙稀少的路,還有走出自己道路的人會過得怎樣,以及能不能過好往後的一生。
與其面對未知數,與其擁抱不確定,與其承擔不可預期的風險,不如選擇大致可以想像,多數人都是如此,而且自己也正在經歷的婚姻。縱使有諸多不滿意,甚至不時咬牙切齒。只因為社會文化、傳統習俗及慣例,皆是如此。
不只是為人父母者,許多三十世代的人也是。透過高度控制來進行心理防衛,他們選擇結婚其實是為了避免孤單,排除只是交往關係(男女朋友)的不夠穩固及不確定性,還有比較、嫉妒、猜疑和被遺棄等難以忍受的情緒。
習慣用高度控制,表達愛與依賴的人
時常使用「高度控制」來進行心理防衛的人,他們看起來有條有理,對於生活及工作有自我要求。然而,如果跟他們近身相處,你可能就想逃跑。
為什麼呢?因為你也會是他高度控制的項目之一,或者受到他高度自控所波及、影響。
尤其,如果你是他(或她)的親密伴侶。他的高度控制、支配性及占有欲就會表現在你們的關係及互動裡。
你的手機通話時間、你跟誰講電話、幾點出門、幾點回到家、跟誰見面……包含你的穿著打扮,都可以是他干涉及管轄的範圍。
為什麼要干涉這麼多呢?因為他們不容許失控。所有可能失控的因子都會讓他繃緊神經。
為什麼非得時時刻刻,彷彿在控制著你的舉動呢?因為任何掌控外的因素,都可能破壞他的秩序感,打亂他的節奏感,而這些都會勾起他的焦躁、不安及混亂。
往更深一層的心理狀態走,那是因為他的脆弱。他深怕你會離開,他擔心你若跟其他人見面,可能產生曖昧,開始互有好感,然後在不久的將來,你會跟他提出分手,你們的關係會宣告解散。所以他用高度控制的方式,來表達愛與依賴,來提升他的安全感。
被「無常」所折騰
此外,你也可以進一步想到,一個竭盡所能意圖控制一切的人,一定時常被「無常」所折騰,也被「計畫趕不上變化」所考驗。
他們不能允許計畫以外的變故,哪怕只是慢了一點點,他都要不停地催促,提早再提早。一切都必須按部就班,準時抵達,不管是搭高鐵,還是搭飛機,還包含了必須考上理想大學,必須幾歲結婚及完成生育等大計。
●不累嗎?看到這裡,相信你也累了。
他們為了處理內心無助的感覺,為了避免場面失控及預期之外的可能風險,成了親密關係裡,有著高度占有欲的人;成了親子關係裡,有著高度控制及支配欲的人。
難讓人走入內心
頻繁使用高度控制作為心理防衛的人,也是讓人難以走入他的內心深處的人。因為他採用的控制手段,只會讓人看見他的權威跋扈,他的不通人情,徹徹底底就是「顧人怨」,讓人避之唯恐不及。
殊不知,他的內心深處卻是極度反差。他希望有人能貼近及理解,但他嘴上不說,總是板張臉。彷彿榴槤,堅硬帶刺的外殼,內裡卻是柔軟香甜的果肉。期盼有人靠近些,希望有人明白自己的甜;卻用了錯誤的生存策略,只讓人聞到臭味,碰觸到尖銳,也讓所有人離他越來越遠。
心理師這麼說
看穿心理防衛機制「高度控制」底下的脆弱。
明白他和你我一樣,需要放鬆,需要學會有彈性地調整,還有學習更有效的生存策略,才能擁抱自己和別人。
本文摘自《心理防衛─壓抑、投射、成癮……我們用傷人傷己的方式保護自己嗎?》 寶瓶文化2022/04/07出版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