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瓶文化

寶瓶文化以最旺盛的企圖心在出版市場出發,「把事情做大」是寶瓶創社的信念。我們深信,要做出版,就要做大眾出版,而以我們的專業、決心與意志力,必能讓作品有最完美的呈現,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未來,寶瓶將繼續努力出版高品質且適合大眾閱讀的好書,希望藉此努力,能讓讀書成為全民運動!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沒有爸爸會被歧視?育兒無後援怎麼辦?矽谷單親媽堅持3原則,讓孩子安心成長

「如果我發生了什麼事,我的小孩怎麼辦?」這是我當了媽媽之後,常在腦海裡揮之不去,困擾著我的擔憂。當一個家長本來就不容易,當一個志願單親的家長更是困難。比起傳統的家庭,我們有更多風險要考量,但解決的方法其實和所有的家庭都一樣,那就是「把育兒的村莊做得愈大愈好」。...

活在父權文化陰影裡…女生一個人生育孩子有錯?她嘆:你的子宮不是你的子宮

在台灣,身為女性,你的子宮不是你的子宮,台灣女人沒有生育自主權,沒有已冷凍卵子的使用權,連終止妊娠或是結紮,都需要伴侶的同意,然而伴侶卻不需要承擔「蓄意不作為」的後果。無論是丈夫移情別戀,或是使用暴力讓太太懷孕,女性子宮的使用權益,竟然優先保障不用付出的男性,在在呼應著我在台灣期間面對的許多「關心」,彷彿在說著:「你老公同意你好好做一個人嗎?」...

為了生小孩,勉強結婚才後悔?她樂當單親媽媽:避開爭吵對孩子更好

如果在適合生育的年齡,卻沒遇到目標一致的男性,不只會讓人十分焦慮,出去約會的時候,腦海裡還要不停地為對象打分數:他是不是個當爸的料?收入夠不夠養小孩?他想不想要小孩?會不會疼愛小孩?...

沒有人完全準備好才當父母…同事一句話讓她決心凍卵,找回人生主導權

放下生育壓力,拿回人生掌控權。「志願單親故事集」版主最真摯的呼告:婚姻,不再是成家的唯一途徑;一個家,可以有很多樣貌。《志願單親》精彩試閱:...

父親最後一面「臉都模糊了」讓他自責幾十年…直到「這一刻」才放下

曾經,我緊抓住對父親的失落,因為害怕一旦放下,我和爸爸之間就什麼也沒有了。若時光倒流,回到你和父親曾有的揪心畫面裡,此時此刻的你會對當時的父親說什麼?假如父親回應了,他又會對你說什麼?給所有在父愛缺憾裡受傷的孩子們。《父能量》精彩試閱:...

一個人的老後…失智失能、被詐騙怎麼辦?律師:先做3件事再退休

每個人到了晚年,都得面臨退休後不再有收入的情況。尤其單身族,身邊無伴侶、膝下無子女,更需要在人生畢業前,替自己做好妥善的老年規劃。...

立遺囑「讓寵物繼承遺產」有效嗎?律師授3招照顧毛小孩到老

李奶奶獨居一人,膝下沒有兒孫,平常最能帶給她歡笑與陪伴的,就是她的愛貓金金。李奶奶對現年三歲的毛小孩疼愛有加,不論吃、穿、用,都一定要給金金最好的。由於李奶奶年事已高,希望在自己死後,金金能夠一樣過上好日子,為了讓愛貓能得到最好的照料,決定立下遺囑,將約3000萬台幣的財產都留給牠。...

意定監護是什麼?要公證嗎?提早選定「監護人」流程一次看

單身小主管萱萱有著穩定交往多年的男友,但沒有想要進入婚姻關係。愛情事業兩得意的她,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生活開始變調。萱萱的爸媽過世多年,兩名哥哥一個好賭、一個愛吸毒,平常與萱萱並無過多往來。萱萱中風無法言語後,男友希望給萱萱最好的醫療照顧,但法院根據法律規定,選任萱萱其中一位哥哥擔任監護人,並掌管萱萱的財產。看著萱萱的哥哥盤算著透過消極治療,好讓萱萱早點離世,得以繼承她的遺產,男友悲痛萬分,卻也無能為力……...

遺產分配常見誤解!「配偶無條件拿一半」是錯的?律師2階段詳解

小寶的媽媽在臨終前口頭囑咐小寶,等她過世後,就把遺產平分成五份,給小寶的爸爸和小寶等四個兄妹。媽媽過世後,小寶遵從媽媽的遺願,將媽媽的遺產平均分配給五個繼承人。不料十年過後,某天小寶的爸爸聽聞配偶死亡時,他可以請求夫妻剩餘財產分配,拿到配偶一半的財產。爸爸覺得自己被兒子騙了,不甘心只拿到遺產的五分之一,決定要請求夫妻剩餘財產分配,甚至說要告小寶侵占。小寶很緊張,他真的有違法嗎?...

老公升官但我好嫉妒…女人放棄事業走入家庭,只能帶孩子做家務?

婚後第六年,夫妻倆開始討論要生小孩。萱德考慮到自己的生理年齡,決定卸下好不容易得來的主管職,離開工作崗位。提起那段過去,她說:「當時老闆和好多同事都覺得可惜,畢竟我那個職位得來不易,也是充滿晉升前景的位置,但我頭也不回地離開。」...

抱怨妻「不會管錢又愛管」 老婆怒反駁:男人有錢就會作怪

仁傑與佳芬來做夫妻諮商是因為常為了財務問題爭吵,嘗試溝通多次,總是無法達成共識。婆婆認為「夫妻談錢怕傷感情,不談卻會內傷」,鼓勵兩人試著透過諮商協助處理。聽了促使他們來諮商的緣由,我笑著回應:「婆婆真是有智慧!」...

讓另一半心寒難受!夫妻吵架「這10句話」千萬不能說

從愛情走向婚姻,要面臨的挑戰本就不同於戀愛時的單純。初期的生活磨合、迎接孩子出生之後的生活改變、經濟等壓力,都和戀愛時全然不同。 比如說,談戀愛的時候,對方偶爾購買奢侈品,你雖然未必認同,但你會想:「這是他的錢……」...

「沒有你的日子怎麼辦?」老爸爸透過抱怨抒發悲傷,心理師:能夠正視悲傷,才是療癒的開始

老先生的那些抱怨,其實是悲傷。老年喪偶的悲傷,非常容易被忽略,因為老年人的死亡,容易被定位成「死得其時」。在人總有一死的前提之下,也多半會對長者有「這樣(高壽往生)已經很好了」、「年紀都那麼大了,面對生死應該早已坦然」的期待,但失去相伴一世的枕邊人,這個失落在內心的複雜程度,可能比我們想像的多更多。...

如何善終,讓生命不留遺憾?「最後一哩路」透過懷舊治療憶起幸福過往

安寧心理師也常常運用病人的生命回憶,當作心理工作的素材,成為伴行者,陪伴人們在生命終點前回望,尋找屬於自己的亮點。同時,安寧心理師也成為見證者,見證平凡生命裡是如何成為自己生命的勇者,在命運的跌宕裡勇於迎戰。...

身後事如何安排?喪禮怎麼辦?「因為愛」所以討論身後事,走時無遺憾

這是愛自己,把自己生命最後每一件重要小事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也是體貼家人,為他們在我們身後沒有疑惑地體現我們的意志,也在每一個意志體現中,看見我們的足跡,懷念我們的身影,這能讓他們有時間好好道別。...

乖乖桶、花瓶當骨灰罐?家屬為便宜網購骨灰罐?禮儀師:為讓家屬滿意「標準」再放低

在裝罐的過程中,子女們在一旁默默地看著。當我準備蓋上頭蓋骨時,家屬們拿出飾品問我:「這些,可以讓媽媽帶走嗎?」「這樣好了,我幫你們把項鍊圍繞著媽媽的脖子放,這樣感覺好像她戴著項鍊。」沒想到家屬們接受了我的意見,也認為正該如此。其實我邊放也邊疑惑著:這樣做,往生者真的會戴上嗎?但是裝完後,看著家屬的臉,才發現答案很明顯。原來,我服務的不是往生者,而是活著的家屬。...

渴望獲得對方認同,卻忽略自己的感受?關係界限該如何設定?心理師:先從辨識自己的需求開始

是不是我不夠好,才留不住愛?《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扛鼎之作!你覺得自己總是被錯待,你無法得到幸福,但其實是,你深陷在親密恐懼的泥沼裡……你、我所不知道的親密恐懼,害怕或逃避愛情的人,是親密恐懼,但討愛、想親近的人,更是親密恐懼。...

面對親人的離世,照顧者該感到開心還是難過?照顧親人已成習慣,「沒有她的日子」竟找不到生活重心

這天,來撿骨的家屬是一群中老年人,往生者是他們的母親。一位婦人嘆氣說:「唉,時間很快,一轉眼,婆婆就火化了。她走了快兩週。以前我常常想,以後要是婆婆走了,我一定要給自己放一段長假,誰知道她真的走了,我卻不知道該如何適應不再照顧她的日子。」為什麼一個人離開,總是讓在世者留下悲傷的情緒呢?照顧者付出了辛苦與心力,希望能夠拿回屬於你們的自由。...

母女燒炭結束一生,小孩有選擇活下去的權力嗎?努力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

「接體員」大師兄,火葬場報到!一人答「有」,萬人嗚喔!他透過小小的檢視孔看出去,又一具棺木緩緩進爐來。當火噴出,我靜靜地看著火苗越來越大,「如果還能再看這人世最後一眼,你希望見到誰呢?」我暗問。棺木破開,一雙將要熔化的眼睛,死死盯著我…...

【親密關係】女人太獨立是因為害怕被傷害?一句「沒有人懂我」道盡未被滿足的童年

有些人在自己的生命中,很習慣「靠自己」。有這樣習慣的人,常常出現「不期不待,沒有傷害」的心情,因此,即使進入親密關係之後,也很難依賴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