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

「來了」感覺比「得了」更中立,不是我做錯事,而是憂鬱症自己找上我。 圖/freepik
「來了」感覺比「得了」更中立,不是我做錯事,而是憂鬱症自己找上我。 圖/freepik

憂鬱症 來了,不是因為我做錯了什麼事,而是憂鬱症自己找上門來。」

【臉書版主】出版魯蛇碎碎念、【臨床心理師】洪仲清、【心理學作家】海苔熊、【臨床心理師】蘇益賢、【諮商心理師•作家】蘇絢慧 感動好評-《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精彩試閱:

《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 圖/平安文化
《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 圖/平安文化

「我,憂鬱症……來了。」

不知從何時起,我和好朋友講電話的時候,會用「來了」形容憂鬱症。明明說「得了」憂鬱症就好了,我為什麼刻意說來了?仔細一想,有很多單字都和疾病相關,我從韓國國立國語院標準國語大辭典找出以下詞語的定義。

得了(걸리다):得到了疾病。

生了(들다):身體產生疾病或症狀。

罹患(앓다):罹患疾病,承受病痛折磨。

來了(오다):發生了疾病或睏意等生理現象。

經受(치르다):承受著某件事。

用這個詞定義那個詞,用那個詞反定義這個詞,意思就是這些詞語的意思都一樣。可是,在我們造句的時候就會發現箇中差異。服侍「生」病的父母、「得了」感冒、「經受」麻疹之苦、「罹患」失智症 ,這些聽起來都沒問題,但沒人會說生了麻疹或是經受感冒的媽媽。最通用的果然還是「得了」,得病、得了感冒、得了麻疹、得了失智症。

得了憂鬱症、產生了憂鬱症、罹患憂鬱症,都是沒問題的說法,但我為何捨棄「得了」這種簡單明瞭的詞,選擇說憂鬱症「來了」呢?或許是因為「得了」讓我覺得自己被某種東西抓住了吧?「得了」這個詞感覺像學生翹課被教導主任逮個正著;或像我做錯事被憂鬱症「逮住」;或有個名叫憂鬱症的傢伙,故意抬腳「絆倒」我,又或是憂鬱症需要「花」很長時間的治療,所以我有意無意地避免使用這個詞(韓文的걸리다同時有「得了」、「逮住」、「絆倒」、「花費」的意思。)。

「來了」感覺比「得了」更中立,不是我做錯事,而是憂鬱症自己找上我。

打個比方,幾個朋友三更半夜忽然跑到我一個人住的家,我還能怎樣?既然「來了」不速之客,我起碼得請人家吃一碗泡麵才能送客吧。憂鬱症就像這些朋友一樣賴在我的心底不走,不過,有來就有去,客人總有一天還是得走的。等客人離開我家的那一刻到來時,我要打電話告訴朋友,說:「喔,憂鬱症不久之前走了。」

本文摘自《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平安文化 2021/09/06 出版

更多新聞報導

自我認同 憂鬱症 心理健康 失智症

30秒運動示範/下半身小一號 3招有效瘦臀腿

吃對食物減齡14歲-10種大腦必要食物,遠離失智

延伸閱讀

大都會旁的小憩聖地-1日單車行,沿著河畔徜徉

為善從小地方開始-她從打掃環境,做到社區理事長

生前贈與、死後繼承哪個好?稅金竟差100萬元!

開香檳「啵」一聲太失禮!關鍵角度,這樣開才優雅又安全

相關文章

打工賺錢學煮咖啡,只為回部落開店!她為在地長輩與年輕人留住溫暖希望

預防失智全家動起來!醫點名5種「家庭生活習慣」降低失智風險

從身障者家屬變社工!她陪伴更多人走出陰霾、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

再婚夫「提一堆條件」自認公平卻外遇,她心碎:我犧牲孩子也失去愛情

低收單親爸墜谷成白骨!遺體修復師暖心接手,陪孩子做最後的生命道別

夫妻感情好,凡事都要黏緊緊?頂客族老黑:當心生活自理能力歸零!

熱門文章

這癌症成熟男殺手!死亡率10年增44%,醫警告:出現症狀恐已晚期

常喝4種飲料=癌細胞全下肚!「這款」看似健康卻會誘發食道癌

提早退休躺平!3方法用投資打造被動收入,花到95歲仍有錢

氣炸鍋少油就健康?4招避免吃下致癌物,2食物千萬別放!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