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定期追蹤甲狀腺結節,卻因「做錯1件事」確診甲狀腺癌!內分泌醫解答

定期追蹤甲狀腺結節仍確診甲狀腺癌! 醫揭「真正主因」。 示意圖/Shutterstock
定期追蹤甲狀腺結節仍確診甲狀腺癌! 醫揭「真正主因」。 示意圖/Shutterstock

甲狀腺癌 」已列入臺灣十大癌症 ,多數甲狀腺癌病人初期沒有不適感,多半是透過醫師觸診或健檢才發現。一名何先生三年前健康檢查發現,甲狀腺左側有約2.5公分結節,儘管沒有明顯不適感,仍定期到新陳代謝科門診追蹤,各項相關數值都在正常值內,期間做過兩次穿刺都判定良性,但結節卻仍逐漸長大到4公分大小,新陳代謝科醫師建議轉診外科手術。手術後證實罹患「微侵襲型甲狀腺濾泡癌」!

為何甲狀腺細針穿刺不準?

何先生無法置信最終結果竟是癌症,幸運的是尚未擴散、轉移,屬於初期癌症。但何先生困惑的是為什麼穿刺兩次都判定為良性,手術後病理檢驗卻是惡性?台中慈濟醫院內分泌外科主任高國堯說明,甲狀腺濾泡癌發生率僅次於乳突癌,判定方式必須外科手術完整切除腫瘤 後,再由病理科醫生細切腫瘤,確認是否侵犯到血管或包膜,若無就是良性濾泡瘤,若有就是惡性濾泡癌。只靠術前細針穿刺或是手術中冰凍切片都很難下診斷,這類癌症比較容易經血行途徑轉移,常見轉移肺部或骨頭,務必當心。

編輯推薦》甲狀腺結節會自動消失嗎?放著不管恐致癌?中醫「這樣調理」加速恢復:https://reurl.cc/lzvnLj

圖/台中慈濟醫院
圖/台中慈濟醫院

自費隱藏傷口術式 搭配3D內視鏡+喉返神經偵測更安全

何先生社交活躍,跟高國堯主任諮商後,選擇採取自費隱藏傷口的甲狀腺手術,目前主流術式有「經口腔前庭」及「經乳暈、腋下手術」。何先生採用經乳暈、腋下手術切除左側甲狀腺,另外搭配3D放大內視鏡及喉返神經偵測系統來提高安全度。

何先生回想自己除工作壓力大,親族間確實有幾位相同病症的親戚,他哥哥也有甲狀腺腫瘤問題,在何先生之後,也找高主任實施自費達文西手術切除甲狀腺。

甲狀腺癌治癒率高 治療大躍進健康美觀一次兼顧

高國堯主任強調,甲狀腺癌是相對單純且容易治癒的癌症,而且乳突癌與濾泡癌對放射碘的吸收都很好,這兩種癌症即使期別較嚴重若接受根治性切除,術後再追加碘治療,都有很好的康復機會,加上現今手術方式進步,已經可以隱藏傷口,讓病人在健康與美觀上都能兼得。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原文為:定期追蹤甲狀腺結節仍確診甲狀腺癌! 醫揭「真正主因」

🍊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更多新聞報導

甲狀腺癌 癌症 腫瘤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廣邀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希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凝聚力量幫助弱勢族群,更期許藉由此媒體發聲,讓愛心遠佈、善盡社會責任。

長照資源不足!政府補助沒效果?專家警告:恐釀更多家庭悲劇

生魚片可能藏「隱形殺手」!4方法避免吃下蟲卵

延伸閱讀

嘴唇長小水泡痛爆!唇皰疹不建議吃藥更不能擠破?這樣預防最有效

不是天天洗就夠了!內褲清潔5方法:「做錯」恐私密處細菌感染

物價狂飆只會省錢不夠!3步驟擺脫月光族,存到夢幻基金

保鮮盒材質比一比!塑膠、玻璃、不鏽鋼怎麼選?這款千萬別放微波爐

相關文章

上廁所就能查肝病?醫揭5大線索:肝臟在求救

新冠肺炎從未離開!專家警告二次確診「死亡率增4.5倍」超致命

白沙屯媽祖進香人數創新高!追女神求平安必知「三多」健康口訣

吃藥時誤食7食物「良藥變毒藥」恐中毒、貧血,上班族最愛的這杯也上榜

做美甲慘變被拔甲!醫:多補充「這元素」避免指甲脆化

吃太多立刻運動才不胖?醫:恐造成心臟「毒害」!推正確減脂方式

熱門文章

手槍打太多會變小?醫揭4方法重振雄風:視覺很有感

開罰!開冷氣違反「2件事」最高罰3萬6:別收到罰單才知道

驚!蟑螂冒出被嚇到,「5大藏蟑處」是蟑螂的最愛:要小心

2025立夏習俗揭秘!吃3食物「補身+開運」3生肖記得避小人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