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診斷及篩檢治療骨質疏鬆 症的時候,會依照個人的骨折 風險高低,區分為高、中、低骨折風險。藥物治療就是針對「高骨折風險」的族群來治療。但是近年來大家發現有一群人的骨折風險比起一般骨質疏鬆症患者又高出許多,這一群人需要更積極的治療或是使用更強效的藥物,我們把這一群人定義成「極高骨折風險」族群。
若有符合下列其中一項,應考慮列入「極高骨折風險」族群:
1. 有最近12個月內的骨鬆性骨折:
跌倒骨折之後短期內所造成的疼痛及行動不便,會讓下一次的骨折更容易發生。脊椎骨折之後沒多久就再跌倒一次發生髖部骨折,或者右邊髖部斷完換左邊斷,這種情形都不少見。
2. 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中仍發生骨折:
已經使用骨質疏鬆症治療藥物超過1年了卻仍然再次發生骨折,表示骨骼 的強度真的很差,而且對治療的反應較差,骨折的風險當然也比較高。
3. 有多發性骨鬆性骨折:
脊椎、髖部、手腕、肩膀等陸續發生多處骨折,或者脊椎有好幾節都塌掉了,這種多發性骨折的現象也代表骨骼非常脆弱。
4. 服用對骨骼損傷藥物後發生骨折(如:長期類固醇):
長期使用類固醇所造成的骨質流失會較一般因為停經或者老化所造成的骨質流失還要快。骨質流失的速度與類固醇的劑量、使用時間長短有關。這一類的患者一定要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查。
5. 骨密度 T 值非常低(低於 -3.0):
骨密度T值如果已經低於-3.0,表示骨頭的結構與強度「非常非常非常差」,一定要積極治療。如果年紀相對年輕,活動量也正常,而且沒有什麼風險因子,卻在健檢或篩檢時發現骨密度這麼低,可以先不用太過緊張,但是建議一定要到骨質疏鬆門診進一步諮詢,看看是檢測上的誤差或是另有原因。
6. 跌倒風險高或有傷害性跌倒病史的患者:
經常跌倒或是之前曾經跌倒受過傷的人,除了要積極預防跌倒之外,比別人更需要積極治療骨質疏鬆。
7. FRAX®骨折風險超高的患者:
FRAX所預估出來的10年內骨折風險,如果主要骨質疏鬆性骨折> 30%,或髖關節骨折> 4.5%,就稱之為極高骨折風險。(詳見第二章第2節,第65頁)翻成白話來說,這些人如果不接受治療,10年內三個就會有一個人發生骨鬆性骨折。20個人會有一個發生髖部骨折。
屬於「極高骨折風險」的患者一定要立刻改善家中環境,預防跌倒,並且積極治療骨質疏鬆。藥物使用方面。建議使用「造骨促進劑」來促進新骨生成,快速拉高骨密度,脫離危險地帶後再使用抗骨吸收藥物接續治療。
本文收錄於戴大為醫師的骨質疏鬆 &肌少症診治照護全書【暢銷增訂版】
本文轉載自《骨科魂 關節退化與骨質疏鬆-戴大為》,原文為:站在懸崖邊的一群人: 「極高骨折風險」族群
【橘世代課程】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https://bit.ly/44stv2z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