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心衰竭」無藥可救? 發病前竟無症狀? 日常如免心臟惡化?

「心臟」是人體中少數不易受到「癌細胞」影響的器官之一;不過若罹患有「心臟癌症」之稱的心臟衰竭,卻可能比癌症更為致命。 圖/潮健康
「心臟」是人體中少數不易受到「癌細胞」影響的器官之一;不過若罹患有「心臟癌症」之稱的心臟衰竭,卻可能比癌症更為致命。 圖/潮健康

「心臟」是人體中少數不易受到「癌細胞」影響的器官之一;不過若罹患有「心臟癌症」之稱的心臟衰竭 ,卻可能比癌症更為致命。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醫師受訪表示,心臟衰竭又稱「疲球心」,形容心臟如同漏氣的氣球,因心肌變長、變薄,心臟擴大無力而逐步停止跳動。

心臟衰竭的高風險族群有哪些? 「這類人」發病前竟無症狀?

吳彥雯醫師說明,心臟衰竭最常見的主因之一是「冠狀動脈心臟病 」(冠心症),病人的心血管逐漸堵塞、硬化,血液無法流至心臟以致心臟無力;其中又以「急性心肌梗塞」影響最甚。這種病人在發病前夕往往沒有顯著的症狀,直到出現劇烈胸痛、過喘或噁心感時,就醫後才發現事情大條了。

再者,心臟衰竭也容易出現在瓣膜功能較差的族群。瓣膜如同心臟結構中的零件,當零件損壞(瓣膜狹窄、閉鎖不全)時,作為「幫浦」的心臟自然容易無力,進而引起心衰竭。另外,具遺傳性的心肌病變如「肥厚型心肌病變」,或者有特殊心律不整等病史,亦可能是心臟衰竭的高風險族群。

吳彥雯醫師補充,若以最大宗的風險族群來看,三高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確實可能有較高的機率罹患心臟衰竭。另外,近3年造成全球疫情大流行的「新冠病毒」,直接傷害確診者的心肌組織,造成心肌炎的風險也是新興問題;相關研究也證實,新冠後遺症「長新冠」可能引起心悸、胸痛,有可能對心臟造成程度不一的影響。

圖/潮健康
圖/潮健康

3症狀恐是心臟衰竭警訊 三高、抽菸、腎臟疾病者不可不慎

哪些症狀可能是心臟衰竭的警訊?吳彥雯醫師提醒,若家人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因心血管疾病猝死;或是本身為三高患者,在日常活動時發現容易疲「累」,即使做簡單的動作(如下床、上下樓梯)都會很「喘」且吸不到氣,甚至下肢出現嚴重水「腫」,都可能是心臟衰竭的徵兆,高風險族群不可不慎。

吳彥雯醫師進一步說明,中壯年男性因男性荷爾蒙、不良嗜好(如抽菸)、工作壓力等多重因素,相較於中壯年女性更可能罹患冠心症,亦有較高的心衰竭風險。但女性在停經後失去女性荷爾蒙保護,加上女性年老族群的增加,高齡女性出現心臟衰竭的並不少見。

此外,本身若有腎臟問題如慢性腎臟病 或腎衰竭者,更要注意「心腎症候群」警訊,一旦發生心臟衰竭,約5成患者會罹患慢性腎臟病;而腎臟不好也是心衰竭的高風險族群,尤其心臟衰竭若合併末期腎衰竭,更可能有6成患者將在1年內死亡。出現累、喘、腫徵兆時,務必立即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期。

圖/潮健康
圖/潮健康

怕罹患心臟衰竭該提前檢查嗎? 醫學檢測不是越高階就越好?

若為上述心臟衰竭高風險群,是否該提前接受心血管檢查?吳彥雯醫師解釋,各種型式上的檢查確實有助於及早發現疾病,但仍需視年齡、性別等因素決定要做哪些檢查。例如年輕族群的心衰竭風險較低,臨床上會建議事先調整生活習慣,不一定需要做到高階的健康檢查。

以一位無症狀或低風險的冠心症潛在族群而言,建議實行專一度高但靈敏度較低的項目如「運動心電圖」就要即使顯示檢查還在正常範圍內,並不代表就完全沒問題;反之,如果檢測結果有異狀,此時就該提高警覺。

相較於運動心電圖,靈敏度較高的項目如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需要打顯影劑且有輻射劑量,就不建議在年輕族群經常性檢查,但中年以後或有三高、心血管疾病病史者,或家族史者,就可以考慮,並且依據檢查結果重新進行風險評估,以及預防治療目標的重新設定。

預防心臟衰竭是「終生志業」? 醫揭6大措施避免心血管惡化

除了定期健檢,吳彥雯醫師也提醒民眾,生活上應積極保持以下良好習慣,避免心血管疾病相關風險,甚至進一步惡化為心臟衰竭:

1. 控制三高風險

三高與心臟衰竭有顯著相關性,建議三高患者積極減重,並配合醫師控制血壓、血脂與血糖。

2. 戒除不良嗜好

若有抽菸、酗酒習慣者,應主動戒除以避免血管堵塞,或是直接造成心肌受損。

3. 注意停經風險

女性一旦停經後將會失去荷爾蒙保護,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大幅增加。

4. 改善睡眠品質

國外已有文獻證實,較差的睡眠品質與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增加有關。

5. 適度抒解壓力

工作壓力大者應於空閒時間採取減壓措施,例如社交、運動、出外散步、冥想或瑜珈,從事有關創意的嗜好等等。

6. 保持運動習慣

規律運動有助於增加身體的「最大攝氧量」,促進心臟功能與四肢循環。不過,若本身為心臟衰竭患者,建議在醫師的監督下進行復健,過度劇烈的運動反而可能對心臟造成負擔。

圖/潮健康
圖/潮健康

總的而言,吳彥雯醫師提醒,預防心臟衰竭是「終生志業」,在年輕就應該趨吉避凶,除了防範未然,一旦自覺出現異狀,應及早接受檢查。若確診為心臟衰竭,也不必過度恐慌,目前已有許多嶄新的藥物跟介入技術可以幫助病人,只要診斷正確,配合醫療團隊積極治療,也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擁有美好的明天。

本文轉載自《潮健康》,原文為:罹患「心衰竭」等於無藥可救? 「這類人」發病前竟無症狀? 醫揭6大高風險族群

【橘世代課程】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https://bit.ly/44stv2z

更多新聞報導

心臟衰竭 心臟病 三高 慢性腎臟病

潮健康

潮流是種態度,維持健康的觀念永遠不會過時。潮健康新媒體創立於2021年,擁有年輕、專業採編製作團隊,致力為華人都會男女打造一個擁抱潮流、享受健康的新媒體視野。隨時追蹤《潮健康》,開啟健康生活的時尚旅程。

2023白露節氣來報到!天氣轉涼、防燥潤肺,重點養生缺一不可

打破「斷食善終」太殘忍迷思!畢柳鶯:比起飢餓,更能感受平靜甚至是喜悅...

延伸閱讀

內行人運動完都看「最大心率」,各年齡層最大心率一次揭,專家教你「這樣算」最準!

「三高」悄悄來報到!7成國人竟不知自己患三高,養成3習慣遠離

怕運動導致憾事?高風險「3族群」要注意:五大檢測評估身體狀況避免憾事發生!

男性更年期要注意!易怒、精神不佳...盤點10症狀你中幾項?

相關文章

上班族、學生必看!「吃了變聰明」5種中藥材大公開

常做惡夢竟是健康警訊!研究:帕金森氏症風險恐增5倍

健檢報告「滿江紅」別放棄!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

冬天特別睏、早上起不來?醫分享2妙招趕走瞌睡蟲

發現甲狀腺結節怎麼辦?會致癌嗎?快到這2科就醫檢查

「胡思亂想」害你睡不著!醫推薦4招安心睡好覺

熱門文章

每天走1萬步真健康?73歲翁照大腸鏡發現「4公分瘜肉」延誤恐致癌

2024小雪節氣「3生肖」好運降臨!小雪習俗、開運重點一次看

大型垃圾、家具怎麼丟?一文搞懂!附全台清潔隊資訊懶人包

健檢報告「滿江紅」別放棄!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