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地震後容易煩躁、睡不好?心理師分享「五招」舒緩情緒、解焦慮!

民眾可以依照國際災難創傷專家史蒂芬霍布福爾的心理安定五字訣「安、靜、能、繫、望」舒緩情緒。 圖/健康醫療網
民眾可以依照國際災難創傷專家史蒂芬霍布福爾的心理安定五字訣「安、靜、能、繫、望」舒緩情緒。 圖/健康醫療網

近日地震 頻傳,花蓮玉里也傳出災情,本月19日上午10點又一波餘震來襲,許多人一聽到國家級警報細胞簡訊聲「咚!咚!咚!」,就會產生焦慮 症狀。加上餘震不斷,恐引發緊張、害怕到睡不著等症狀,台灣地震多,不少民眾對地震敏感嚴重者可能數天不敢入睡,但透過腹式呼吸、慢跑、快走等運動習慣,或攝取溫鮮奶、香蕉、堅果等食品,都有助舒緩焦慮,不過焦慮情形若持續1至2周未緩解,即應尋求醫師協助。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黃裕達表示,經歷過震災恐怖景象的災民,容易因此產生焦慮症狀。擔心再次發生災難,對任何聲響、晃動與地震訊息容易繃緊神經、過度焦慮,也因此靜不下來,無法集中注意力,感到疲憊、肌肉酸痛,甚至失眠等,這都是正常的狀態,然而若是這些情緒感受過於強烈或持續太久的話,可就讓人吃盡苦頭了,甚至變得疑神疑鬼,進一步影響到日常生活。

黃裕達表示,地震頻繁,民眾心裡難免產生恐懼、不安、焦慮的情緒可能持續一陣子,在壓力源未能快速解除的情況下,心理調適是相當重要的,他呼籲民眾可以依照國際災難創傷專家史蒂芬霍布福爾的心理安定五字訣「安、靜、能、繫、望」舒緩情緒。

一、【安】:促進安全

確保環境安全,營造內心的安全感,降低因地震帶來的創傷壓力反應。

二、【靜】:促進平靜與鎮定

面對突發且未知的事件,人們往往會有不安及失控感,除了恐慌、害怕、焦慮等負面情緒,亦可能出現失眠、頭痛、胃痛等身心症狀,此時為了平衡身心狀態,應盡可能從事一些能讓自己感到平靜或安定的活動,尤其是平常就在從事的休閒活動,有助平定心情。

三、【能】:提升自我效能

維持正常生活,確認自己飲食、睡眠、作息是否規律正常。

四、【繫】:保持聯繫

尋求親友的陪伴與支持,可以利用網路或電話維持與他人的聯繫,互相表達內心感受與想法,使地震創傷經驗帶來的情緒能夠被瞭解、接納,也有助於獲取災難應變資訊,解決實際問題。

五、【望】:心存希望

對於已發生的災難,避免不必要的自責,專注在可以達成目標的資源與力量,找到未來的希望感。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藍祚鴻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大家可能暫時覺得難以因應,焦慮延續的時間長度通常和災情大小相關,若醒來透過報導發現災害沒很嚴重,焦慮將會逐漸減弱,但若一直沉浸在這樣的情緒中,建議應減少關切類似新聞。若自我觀察1至2周,腦海中還是持續浮現對地震的恐懼經驗,可尋求心身科專業協助,接受心理諮商,緩解心理創傷症狀。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原文為:震不停!心理師教五招緩解地震後焦慮失眠

更多新聞報導

地震 焦慮 心理健康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廣邀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希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凝聚力量幫助弱勢族群,更期許藉由此媒體發聲,讓愛心遠佈、善盡社會責任。

歷經11次求子,終於將女兒扶養長大、也與丈夫買好養老宅...最後卻發現他外遇小18歲的女同事

這2句應酬話最經典! 心理師林萃芬教你鍛鍊「拒絕的勇氣」

延伸閱讀

隨時複習/地震來時避難3原則:趴下、掩護、穩住!

回家發現父母容易失眠、沒食慾?當心非老化!而是孤獨引發憂鬱症...

王琄:不再為別人!人生下半場當自己的孟母,為自己三遷

從心理師轉身賣便當!35歲王美瑄打破「健康餐盒」刻板印象,健康、美味一次兼顧!

相關文章

視力差點歸零!醫曝「眼中風」黃金救援時間:下一步就是腦血管出事

黃斑部病變「初期4症狀」常被忽略!每天10秒檢測遠離失明危機

胃食道逆流是食道癌前兆?少碰「6食物」降低火燒心痛苦!

主婦不抽菸卻誘發氣喘、肺癌?醫嘆油煙危害「不輸二手菸」日常5方法預防

處暑是「盛夏轉涼」的起點!咳嗽、關節痛怎麼辦?中醫4招舒緩

10大健腦食物出爐!常吃「麥得飲食」護腦防失智、初老症狀

熱門文章

60歲前存滿2千萬,可原地退休?小資夫妻靠4策略「永遠有錢花」

退休不用愁!600萬打造「雙現金流」年領40萬活到老:努力花錢就夠了

發霉切掉就好?錯!一級致癌物「黃麴毒素」易藏4大食物裡,別中了保存不當習慣

後悔沒早知道!蒜頭「叮10秒」外皮自動掉,微波爐去蒜頭皮超好用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