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胸部大小影響「乳癌」發生率?盤點9大乳癌危險因子

40歲後應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 圖╱123RF
40歲後應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 圖╱123RF

● 東方女性乳房緻密,自行觸診難發現硬塊
乳癌 不挑人,小胸也會罹患乳癌
● 20歲後做乳房觸診或超音波 ,40歲後做乳房攝影

歌手朱俐靜因乳癌過世,享年40歲,引發熱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沈陳石銘表示,近年年輕乳癌患者愈來愈多,40歲以下乳癌患者占整體乳癌患者的8%,許多女性對乳癌認知不足或逃避就醫,且東方女性乳房較為緻密,難透過自行觸摸發現硬塊,往往發現時相對嚴重。

36歲藝人朱芯儀也罹患乳癌,正積極抗癌中。沈陳石銘提醒,20歲後女性應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乳房觸診或超音波檢查,40歲後應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沈陳石銘表示,曾收治一位38歲乳癌患者,兩年前發現左邊乳房有一個腫塊,自認不是壞東西,就不當一回事而沒有就醫,一年後腫塊不但沒有消失,還愈長愈大,等到突出皮膚表面導致潰爛,就醫時癌細胞已經轉移至肋骨,後續經治療才好轉。

乳癌年輕化 壓力、環境影響大

乳癌9大危險因子  製表/陳雨鑫
乳癌9大危險因子 製表/陳雨鑫

東方女性乳房相對於西方女性緻密,沈陳石銘指出,當乳腺鈣化或是異常,初期難透過自行檢測發現,必須要靠乳房攝影及早偵測。多數乳腺鈣化屬於良性,但有些乳癌的原位癌是以鈣化呈現,約40%的鈣化,乳房超音波是看不到的,須透過乳房攝影才能發現。

乳癌年輕化,與壓力或環境變化有絕大關係,沈陳石銘表示,未生育或晚生育、肥胖、偏愛高油脂飲食、飲酒、抽菸、長時間暴露荷爾蒙、乳癌家族史、初經早、停經晚等,都是增加乳癌發生的風險。

現在的環境容易暴露在荷爾蒙刺激中,如燒烤油炸物、高飽和脂肪酸食物、菸酒等,現代人壓力大,時常日夜顛倒、不運動等,都可能增加荷爾蒙刺激。

開業乳房專科醫師張智皓表示,許多女性自認胸部小比較不易罹患乳癌,實際上,乳癌不挑人,罩杯小的女性反而面臨潛在危機,乳房小、乳腺較緻密,一旦乳房真的出現腫瘤,也難以透過自我檢測發現,發現時往往期別較晚,更難治療。

隆乳女性做檢測 不會「夾破」

曾接受過隆乳手術的女性,對於乳房檢測會有「被夾破」的迷思,張智皓說,過去因為醫學科技不發達,以鹽水袋為異體植入物,一旦接受乳房攝影,一夾可能就會爆破,但現在使用矽膠材質是雙層膜結構的果凍矽膠,可以承受一到二百公斤重量,不會受到乳房攝影影響。

外傳「開燈睡覺會增加荷爾蒙刺激」,沈陳石銘表示,並未有實證證實,仍建議先減少環境荷爾蒙的刺激,維持正常的生活,並提高乳房的健康意識。

及早發現 第零期治癒率近100%

乳癌只要及早發現,治癒率相當高,第零期發現治癒率幾乎100%,第一期發現治癒率約95%、第二期85%、第三期55%、第四期15%。沈陳石銘表示,政府提供45到69歲婦女兩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大幅提高早期發現的機率,第零期到第二期發現的患者占一半以上,呼籲女性千萬別輕忽任何乳房的異常,只要有任何不對勁,應盡速就醫,讓專業醫師協助診斷。

更多新聞報導

乳癌 女性保養 乳房X光攝影 超音波 女性十大癌症

雞蛋「水水的」正常嗎?原來是雞喝太多水!蛋農分享一招解決

2022最新防癌指南/50歲後該做哪些防癌檢查?從三大項著手

延伸閱讀

避免第一名癌症找上門!醫師公開預防乳癌生活、飲食大原則

肺癌篩檢納入「5癌篩」!5大免費癌症篩檢總整理

抗癌準備/朱俐靜罹癌病逝,生前就將「這些事」交代給家人

40歲朱俐靜「乳癌」病逝!醫:不要認為還年輕,而錯過黃金治療期

相關文章

新冠肺炎從未離開!專家警告二次確診「死亡率增4.5倍」超致命

白沙屯媽祖進香人數創新高!追女神求平安必知「三多」健康口訣

吃藥時誤食7食物「良藥變毒藥」恐中毒、貧血,上班族最愛的這杯也上榜

做美甲慘變被拔甲!醫:多補充「這元素」避免指甲脆化

吃太多立刻運動才不胖?醫:恐造成心臟「毒害」!推正確減脂方式

這樣吃保養泌尿道!男生吃蔓越莓也有效?醫:吃對食物助滴水不漏

熱門文章

手槍打太多會變小?醫揭4方法重振雄風:視覺很有感

開罰!開冷氣違反「2件事」最高罰3萬6:別收到罰單才知道

驚!蟑螂冒出被嚇到,「5大藏蟑處」是蟑螂的最愛:要小心

2025立夏習俗揭秘!吃3食物「補身+開運」3生肖記得避小人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