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冠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恐長時間腦霧 、失眠、喘不過氣
國內Omicron確診人數與日俱增,雖然已有不少民眾已施打疫苗 ,且當局已決定與病毒共存,但確診後將產生何種併發症,仍是民眾最為擔憂的議題之一。其中因罹患「長新冠」(Long Covid)導致的各種後遺症,可能將對人體造成不小的損害。時至今日,學界仍無法確切解釋長新冠的發生原因。
英國國民保健 署(NHS)的指南,長新冠症狀包含極度疲倦與疲勞、喘不過氣、胸痛或胸悶、腦霧、失眠、心悸、嗅味覺改變、關節疼痛、噁心嘔吐或耳鳴等等,甚至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而使罹患憂鬱症、焦慮症風險增加。NHS表示,大多數的長新冠症狀會在12週內完全康復,但對於某些人來說,症狀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
哪些人容易罹患長新冠? 4類民眾發病率可能較高
長新冠為何發生?可能由哪些原因引起?美國醫學協會(AMA)的指南提及,長新冠分為3大種類:第一,因感染病毒而造成的直接性細胞損傷;第二,中重症者於住院時所引起;第三,康復後才出現相關症狀。長新冠的發作時間目前仍難以定論,可能與患者本身的健康程度、是否施打疫苗有所關聯。
英國國民保健署傳染病專家David Strain接受專訪時提及,根據現有的資料,可得知4類民眾染疫後較容易出現長新冠現象:血栓與微血管有損傷者(如心血管疾病)、先天免疫缺陷者(如免疫缺陷症)、神經系統異常者以及新陳代謝系統受損者(如糖尿病、胰島素阻抗)。
「新冠病毒可能使微血管阻塞、導致體內細胞中的「粒線體」迅速受損。這也是為什麼罹患長新冠的患者容易筋疲力盡。」Strain列舉《Biochemical Journal》的研究表示,血液中微小的「凝塊」,可能透過阻止氧氣輸送到身體組織,產生長期新冠症狀。意即體內血管氧氣輸送功能不彰者,罹患長新冠的機率將會提升。
今年4月於《歐洲臨床為生物學與傳染病大會》上發布的最新研究則指稱,「迷走神經」的損傷是眾多長新冠症狀發生的原因之一。350名受試者中,有66%出現心率異常、頭暈與腸胃道問題,被認為與迷走神經的受損息息相關。不過,研究團隊表示,長新冠至少與200多種不同的症狀有關,神經損傷並不能解釋所有患者的病情。
如何避免長新冠發生? 專家籲盡速施打疫苗
至於哪些方法可以避免長新冠發作?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發布的統計數據指出,接種疫苗感染病毒,可顯著降低長新冠的發生率。美國醫學協會醫學專家Devang Sanghavi則表示,相關單位應建立多學科機構或專屬門診以處理長新冠問題。
Sanghavi指出,曾有案例因無及時施打疫苗,長新冠症狀持續近2年之久,甚至無法像常人般邊走路邊說話,只要劇烈運動就會過度喘息。疲勞感揮之不去的狀況下,日常生活與工作皆受到嚴重衝擊。
「長新冠是多層次、多器官的問題。長期新冠症狀就如同新冠病毒本身,將影響身體所有的器官系統,就連孩童都可能因此受到波及。因此,應盡快施打疫苗,維持一定程度的保護力。即使出現『突破性感染』,仍可確保罹患長新冠的機率將大幅下降。」Sanghavi表示。
資料來源:Long COVID: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The effectiveness of vaccination against long COVID、Akiko Iwasaki, PhD, on the latest long COVID-19 research、Confronting Our Next National Health Disaster — Long-Haul Covid、Peripheral Neuropathy Evaluations of Patients With Prolonged Long COVID、Studying severe long COVID to understand post-infectious disorders beyond COVID-19、A central role for amyloid fibrin microclots in long COVID/PASC: origin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本文轉載自《潮健康》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