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吃甜點 、喝飲料紓緩連日工作的壓力?小心攝取過量,心情也會受影響!
根據2019年10月發表於《醫學假說期刊》的研究指出,冬季憂鬱症 症狀可能促使人們想吃更多的甜食,而攝取過量的糖分更易引發憂鬱症風險。台北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憂鬱症患者如腦內血清素功能失調,短暫攝取糖類,雖初期可改善,但長期高量攝取會導致腦發炎,影響情緒。
攝取過量的糖 引發與憂鬱症有關的代謝
該研究由美國堪薩斯大學學者進行,分析幾項大型流行病學研究的數據。結果發現,攝取過量的糖分會引發與憂鬱症有關的代謝、發炎的身體反應。
研究者表示,冬季因為減少陽光照射而打亂晝夜節律、影響睡眠,全美有5~10%的人口可能產生憂鬱症,而引發冬季憂鬱症的共同特徵是想攝取更多的糖分。
研究者指出,因為糖份一開始會讓人振奮情緒,讓患者更想尋求,但大量攝取會造成情緒不穩、炎症加劇,也會讓體重增加;其中的「炎症」正是飲食中的糖與心理健康與憂鬱症相關的重要生理作用。
另外,我們身體擁有超過10兆個微生物,許多寄生微生物都依靠添加的糖份而茁壯,產生化學物質,使大腦處於焦慮、壓力及沮喪的狀態。
台北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說明,上述研究提到兩個重點,憂鬱症患者如腦內血清素功能失調,短暫攝取糖類的確可促使血清素上升,對於初期是可改善的,但長期高量攝取,將會導致腦類發炎的現象,而影響情緒。
冬季憂鬱症與日照長短有關聯,通常在高緯度、晝短夜長的地區較常發生。
醫師提到,近期雖有明顯氣溫改變,但台灣為亞熱帶國家,罹患冬季憂鬱症的個案較少,他表示預防憂鬱除了多運動外,吃對食物也能改善情緒,建議不食用會造成三高的飲食如高糖、高脂或高鹽等,以含有omega-3的魚類、高纖維、植物性食物等為主,在生活中均衡飲食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中秋過後日照漸減少,若有失眠現象,加上攝取大量的糖分,容易形成威脅心理健康的「完美風暴」。
從上述研究指出,糖分的作用會促發體內發炎,而發炎的賀爾蒙會直接將大腦推向嚴重的憂鬱狀態。糖分不僅存在於糖果或甜品,食物中也多含有蔗糖或果糖,若能減少糖、減少發炎機會,就可以降低憂鬱症發作的機率。
憂鬱患者分段漸進式減糖 降低憂鬱
葉雅馨說,飲食上攝取糖份是一種習慣,原本嗜好甜食、飲料、喝咖啡或手搖杯加糖等,突然嚴格減糖,或不吃糖,反而無法持久執行,她建議採分段漸進式減少糖分的攝取,從吃的頻率或量遞減,例如總是三餐來個飯後甜點,調整其中一餐食用;天天享用則減少至兩到三天吃一次;一杯珍珠奶茶則減為七分或半杯,蛋糕切一半或選小的杯子蛋糕…等。挑選低GI的水果像蘋果、芭樂、奇異果…,循序漸進地減糖。
葉雅馨提醒,冬季憂鬱症相對於其他類型的憂鬱症是較容易預防的,如果在前一季曾經被診斷出有憂鬱症,當這個季節來臨前就是需要警覺,檢視你的家庭、工作、人際關係等環節,是否有過多的壓力源,及有無適當的因應方案及紓壓方法。日照也許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是睡眠及糖分的攝取可以重新調整或建立好的習慣。
她提醒如發現周圍親友有疑似憂鬱症症狀,可先請他填寫量表檢視狀態,若依然無法紓解負面情緒,則需考慮尋求專業協助。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
更多精選閱讀↘↘↘
為人生2.0提前做好準備!我們將推出為橘世代量身打造的【無恐懼退休-理財攻略】,以及在家就能跟著教練群自我鍛鍊的【健身攻略】。全新VIP頻道!理財、健身雙管齊下,搶先獲得最新資訊》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