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率30%!小便減少、腳部腫,竟恐是心衰竭前兆
新北市一名53歲的曾先生日前因嚴重心衰竭,突然陷入昏迷,更一度失去生命跡象,所幸經及時的急救及低溫治療,目前已逐漸康復。
台北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黃建元表示,心衰竭好發於65歲以上中老年人,若走路、爬樓梯會喘,手腳經常沒力,恐為心臟衰竭 前兆,須及早治療,嚴重者有猝死風險。
台北醫院指出,曾先生因慢性腎衰竭病史,於住家附近診所洗腎多年,某日洗完腎後,突然頭暈昏倒、撞傷頭部,2分鐘後才清醒,在姊姊陪同下就醫時,一掛號完竟出現心室纖維顫動併發休克,一度失去生命跡象。
經搶救後,曾先生的生命跡象雖逐漸穩定,但仍昏迷不醒,醫生以超音波與心導管檢查,發現他原來有擴張性心肌病變合併嚴重心衰竭,家屬一聽,心情墜至谷底,直呼「應該很難醒來了」。
所幸在醫師建議下,家屬同意採用低溫療法,藉由使體溫下降、減少人體和腦細胞的代謝速度,保護腦部功能,並持續監控及照護四天後,曾先生終於恢復意識,日前也順利轉入普通病房,如今不但能正常飲食、清楚溝通,四肢活動也正常,未來可望重返職場。
黃建元指出,心衰竭好發於65歲以上中老年人,指心臟無法打出足夠的血液量,供應全身需要,日常可能出現走路、爬樓梯、躺臥會喘,以及全身無力、小便減少、腳部腫脹等症狀,嚴重者恐發生致命的心臟麻痺,猝死率高達30%。
黃建元表示,若有上述症狀須盡速就醫,主要以藥物治療,患者也須少吃鹽分含量高的食物,維持正常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及劇烈運動。「30年前的心衰竭跟癌症一樣令人絕望,但現在只要穩定控制、日常保健 ,患者的生活機能也能跟正常人差不多。」
對於心衰竭導致休克的狀況,黃建元說,過去即便搶救回來,還是很可能變植物人,但若能在心跳停止經急救復甦後的黃金6小時內,施行低溫療法,可增加患者40%存活率、25%甦醒機會,持續照護後,能恢復到完全清醒、甚至回到原本的生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