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日子過成喜劇吧!第三人生 不只長照,更要創造!「第一幕屬於原生家庭,第二幕屬於工作與婚姻,來到人生第三幕,必須拿回主控權找到自已。」《這輩子,演得最好的是自己:金鐘影后 王琄 開啟人生第三幕的32道幽默守則》精選閱讀:
不再當你是「恐老夫子」
人生要有打包他人不善意的能力。
年紀似乎成為有無人生智慧的指標,青春可以傻玩、傻樂,終日不爽、臭臉,社會給予足夠的包容空間,讓他們慢慢長大,而不用負太多責任,主要是學習與歷練。但是,人過中年,一切原則與要求就來了,變得要努力、向上、友善、負責任等等。此時對於不負責任、能力不足,好玩懶惰的身邊人,充滿了不耐與控制,渴望身邊人能依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因為自己百分之八十的意志力都用在了努力工作上。不依照自己意志方向生活的,都是不合作分子,找麻煩家人出現此時,磨得所剩無幾的耐心,已經無法反映眼前的「他們」—無論老人或小孩!
而小孩則不爽父母長輩不幫忙付學費、不陪伴學習,只是一味的喊著「長大了要獨立」。而家中老人是否擁有話語權的寶?還是,成為家庭中碎碎念的累贅?
老年之前真的要對老年處境了解與研究一番呀!
要成為人人想靠近的香香夫人或香香老爺?還是大家怕怕的恐老夫人?恐老夫子呢?
而我正在練習不要成為「恐老夫人」!對於社會上用「銀髮」、「熟齡」、「橘世代」等等名稱,都是在重新定義「老年」。因為我不是一個容易被說服的女子,於是深入看進去這些名稱背後的心態。
莎士比亞名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樓台會,茱麗葉半夜在陽台思春時說出:「只是你的姓氏成為我的仇敵;你就是不姓蒙特鳩?你還是你呀!蒙特鳩是什麼?不是手,不是腳,不是臂,不是臉,也不是身上任何其他一部分。啊!換另一個姓吧!姓算什麼?我們所謂的玫瑰,換個名字,還是一樣香啊……」
愛就是愛,不論羅密歐姓什麼,都無法改變茱麗葉的愛。
長老、老人、耆老、老嫗,都是如「玫瑰」一般,再換名稱或重新定義它,也不會改變「老」這件事實。
「老」「臭」才是背後恐懼的心理因素吧!
臭老頭、臭老太婆,路上三寶—老女人是其一,還有死老頭、死老太婆等等令人不愉悅的稱呼,沒有尊重長輩的思維,只有切割決裂的世代裂縫。這是個值得認真思考的社會現象。各玩各的未來,是沒有希望沒有光的。對於他人(無論是從哪來的不良善)所設計出來的概念,必須要保持高度覺察,例如:臭老太婆是真的身體發出的味道?老人味?還是想法上的腐臭?如果都不是,那麼就屬於垃圾雜訊,可以打包丟掉或是直接在腦中屏蔽了它!
釐清自己對「老」「臭」的恐懼是什麼!
自己在學習「老」路上,沒有人可以替代自己的感受,每天晚上睡前雙手放在心上,問問自己今天好嗎?夢想都有執行嗎?有起而行的勇氣嗎?也會想著感謝一整天遇到的人事物,雖然,不一定都順自己的心意,常常也後悔自己的表達不完美,但也安慰自己,沒關係醒來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我允許自己犯錯,可以偷懶,但一定要正直、善良與對自己誠實。對自己誠實很重要呀,如此才能喜歡自己,如此才能有能力明白他人的不得已,所做出的選擇!明白是來自心中深切的感謝與尊重他人。
人生活到某個階段,是因為高標準活出來的?還是低標準的每況愈下呢?
人生前半段的挑戰大致都用社會高標準活著!很勇猛精彩,而來到下半場的前半路的中壯年期,是否依然用原本的高標眼光生活?還是可以用自己選擇的角度,來決定自己的標準活著呢?
雙手放在心中自問著。
耳朵可以聽到身體骨骼、經絡的密碼聲;咯咯響的關節聲,心臟送出血液的簌簌聲,呼吸時的溫度摩擦著鼻腔壁,皮膚已不如少女般Q 彈,髮量、髮色不再豐盈與褐黑,包括眼球顏色都開始變成藍灰色。我知道,但接受嗎?
雙手放在心上,順著呼吸起伏著!安頓著心!
腦中快速企劃隔天早晨的儀式與流程。因為想過一遍不能停止腦轉動,我就會起床寫下明日 Note。之後,沉沉地與呼吸起伏一起夢周公。
微失眠也是這兩年才偶爾發生的。之前拍戲,知道有人長期受失眠的困擾,也是第一次聽到各式「安眠」藥名。或許,真的是不將雜訊放在腦中,每晚都要清理垃圾才能睡覺吧!
小時候,母親是有規定洗完澡才能上床。那時環境並沒有洗衣機輔助,母親洗床單是非常辛苦的事,要求小孩好習慣,是可以省事許多的。
現在明白孟母三遷是為了讓孟子在好的環境中長大,因為孟媽媽知道「環境」可以形塑人的一生,必須要警覺。在兒童心理發展有幾派理論:遺傳決定論—屬於基因命定,天賦決定命運。而另一派是環境決定論—由外在環境,學習互動擇選人生。
而當我們長成壯年一族後,擁有選擇環境想法的年輕時,反而忘記了可以選擇嗎?還是不敢負起生命所有選項的結果的事實?「先天」不足是大部分人的處境:家庭無法讓小時候生活在公主、王子般的環境的我,早早就在母親建構好習慣的環境中,學習自主、負責任,雖然青春時光覺得是限制,人生何須那麼自律。但,小時候的養成,真是積習難改,特別是儲蓄習慣、樂子自找、獨處能力,都在「成熟期」的現在,可以好好活著的基底。
小時候父母可以為孩子選擇環境,「生」給基因,可以少奮鬥一些日子,但,「老」「病」「死」這個是必須自己學習才能成為快樂自在的狀態,「錢」是無法讓內在「不安」、「恐懼」、「自在」被安頓的。
長大了的我們,可以(也必須)建構「新習慣」,例如:「愛」、「無條件分享」、「尊重」、「不玻璃心」、「排除雜訊」、「願意改變」,每一項舊習慣,可以重新思考還要繼續嗎?而好習慣要不要升為3.0、4.0版本?
我們現在有能力選擇環境(包括團體)了!抱團取暖,一定要抱適合自己的團。
當自己的孟母,為自己三遷。活成香香的人生,而非恐老夫子或夫人吧!
本文摘自《這輩子,演得最好的是自己》,聯經出版
│王琄:這輩子,演得最好的是自己!
- 不工作就覺得自己沒價值?王 琄:我也是練習許久才能穿梭自如...
- 只想當躺平族?把身體當一台有價值的骨董車,不是一台要報廢的二手車子!
- 走過欠債、還錢的爛泥...人生第三幕在失衡日子裡,有意識的平衡回來!
- 每天睡到飽、吃下午茶,我卻不享受也不快樂。人生第三幕找出半百價值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