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養生村 與高齡友善住宅一定要賣房嗎?
65歲的陳先生,4年前因妻子過世,兒女也都成家,正在考慮把公寓老房子賣掉,住進高齡友善住宅,但兒女們認為那是與媽媽有共同回憶的老家,不同意賣出,但也考慮到陳爸爸隨著年紀愈來愈年長,每天要爬公寓的樓梯到五樓,未來會不會爬不動了;兒女們也希望有專業人員可以照顧陳爸爸,這要怎麼辦?
70歲李氏夫婦早年在美國經商,退休後想在台灣買房自住,落葉歸根養老兼探親,卻遲遲找不到適合的房子,有人推薦暫時住進養生村再慢慢找,不過親戚都覺得不必花大錢去住養生村,以免買房預算又變少,如何抉擇?

隨著社會人口快速邁向高齡化,中高齡族的居住需求日益受到關注。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意指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20%,也就是說每5個人當中就有1位是65歲的銀髮長輩。
在台灣進入超高齡元年時,面對這樣的人口結構變遷,傳統的居住模式已難以滿足中高齡族多元且專業的需求。因此,越來越多中高齡族開始考慮入住養生村或高齡友善住宅,以確保退休生活的品質與便利性。這些專為中高齡族設計的居住環境,提供無障礙設施、健康管理、醫療照護、休閒娛樂等多元服務,旨在提升中高齡族的生活滿意度與安全感。
近年來,台灣的高齡友善住宅市場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除了傳統的養生村,還出現了「高齡友善住宅」、「退休宅 」、「共生宅」、「全齡宅」等不同名稱但服務內容性質也不盡相同的服務型友善住宅,滿足中高齡族在樂活與照顧方面的多樣需求。據相關調查顯示,超過半數民眾對於退休後入住養生村持肯定態度,反映出社會對於此類居住模式的接受度逐漸提高。
然而,選擇適合的養生村或高齡友善住宅並非易事,尤其日前正傳出南部新設立的高齡友善住宅,出租單位與出資經營者解除原訂10年的合作契約,造成入住的中高齡族無所適從。故選擇養生村或高齡友善住宅需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如地理位置、價格、提供的服務等。為協助中高齡族及其家人做出明智的選擇,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做為參考:

一、如何選擇適合的養生村或高齡友善住宅
選擇適合的養生村或高齡友善住宅,需要綜合考量多種因素,以確保居住的舒適與便利:
1.地理位置:選擇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強、鄰近醫療機構的地點,有助於日常生活與健康維護。
2.設施與環境:實地參觀,了解機構內的無障礙設施、公共空間、綠地等,確保符合個人需求。
3.醫療資源:了解機構內是否設有醫療背景相關人員,或與附近醫院及診所有合作關係,確保緊急情況下能迅速獲得醫療協助。
4.社交與活動:查看社區是否提供豐富的社交活動與課程,有助於維持活躍的社交生活,達到活躍老化、健康老化。
5.安全措施:確認社區內的安全設施,如緊急呼叫系統、24小時保全等,保障居住安全。
6.參觀時的注意事項:家人陪同長輩參觀時應注意以下細節,包括接待人員的專業度、環境的整潔度、住戶的滿意度等,以全面評估社區的品質。
編輯推薦》退休想住養生村?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房型比較一次看(含表格):https://reurl.cc/La7RgK
以下列出在參觀養生村或高齡友善住宅時,可以注意的細節,以確保該居住環境符合入住者的需求:
1.接待人員的專業度:觀察接待人員是否專業且熱情,能夠詳細解答您的疑問,並提供完整的資訊。
2.環境的整潔度:注意公共區域和房間的清潔程度,這反映了機構管理的品質。
3.住戶的互動情況:觀察現有入住住民之間的互動,了解社區的氛圍和人際關係。
4.安全措施:確認是否有24小時保全、監視系統、緊急呼叫鈴等安全設施。
5.餐飲品質:品嚐餐點,評估食物的營養、口味和多樣性,是否符合個人口味與健康需求。
6.房間設施:檢查房間內的設施是否齊全,如適老家具、防乾燒瓦斯爐、緊急呼叫鈴等。
7.健身設施:設有健身房內適合中高齡族使用的健身器材、游泳池、步道等。
8.通風與採光:注意房間和公共區域的通風與採光,影響居住的舒適度。
9.噪音控制:留意環境的安靜程度,避免受到外界或內部噪音的干擾。
10.交通便利性:評估社區周邊的交通狀況,是否方便外出或親友探訪;機構內有否每日定時交通接駁車。
11.生活機能:了解機構附近及機構內是否有超市、郵局、公園等設施,滿足日常生活需求。
12.費用透明度:確認所有費用項目,是否有隱藏費用,並了解費用調整的機制。
13.銜接長照安排:了解機構內有否後端銜接長照服務安排。
14.契約條款:仔細閱讀入住契約,了解權利義務、退費機制等重要條款。
15.試住體驗:詢問是否提供試住服務,親自體驗居住環境和服務品質。
16.住戶滿意度:與現有住戶交流,了解他們對該社區的滿意度和建議。

二、價格考量與財務規劃
入住養生村或高齡友善住宅的費用,因地點、設施與服務內容而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保證金或押金:部分機構要求繳交保證金,金額從數十萬元至數百萬元甚至到壹仟萬以上不等,視機構而定。
2.月租費:月租費用依房型、坪數與服務內容而定,約在每月2萬元至12萬元之間。
3.管理費:涵蓋公共設施維護、保全等費用,通常每月需額外支付。
4.伙食費:部分機構提供餐飲服務,費用另計,或包含在月租費中。
5.其他費用:如水電、清潔、活動參與等,需視個人需求與機構規定。
在財務規劃上,建議提前評估個人財務狀況,並考慮以下策略:
•保險規劃:利用保險商品,如年金險,確保退休後有穩定收入來源。
•投資理財:適當配置資產,確保資金增值,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支出。
•預留緊急備用金:準備足夠的緊急備用金,以應對突發情況或醫療需求。
三、提供的服務
養生村與高齡友善住宅通常提供多樣化的服務,以滿足中高齡族的生活需求:
1.醫療與健康管理:每日健康管理、定期健康檢查、醫療諮詢、緊急醫療服務等。
2.生活協助:房務清潔、洗衣、代叫車、購物代辦等日常生活支援。
3.餐飲服務:提供營養均衡的餐點,滿足中高齡族的飲食需求。
4.課程與休閒活動:組織各種活動,如書法、繪畫、舞蹈、旅行等,豐富中高齡族的生活。
5.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諮詢、支持團體,協助中高齡族維持心理健康。
四、案例結局:
後續65歲的陳先生及70歲李氏夫婦,他們找了銀髮樂齡生活規畫專家諮詢之後,陳先生決定將房子改成出租而非賣出,住進高齡友善住宅之後很開心,每個月在高齡友善住宅的租金也由原來房子租金來支付。而李氏夫婦試住養生村後很喜歡,積極參與機構安排活動,結識新朋友,並享受多元的休閒設施,常常傍晚到園區內公園散步,機構內並提供醫療與健康管理服務,讓他們在健康方面得到充分保障,這似乎也不一定要買房…。
選擇適合的養生村或高齡友善住宅,是確保退休生活品質的重要決定。在選擇過程中,應綜合考量地理位置、設施與環境、醫療資源、社交活動、安全措施等因素。同時,充分了解價格結構,做好財務規劃,確保能負擔相關費用。
專家建議
中高齡族在做出決定前,最好親自參觀多個養生村或高齡友善住宅,或申請短住方案、與現有住戶交流,了解實際生活情況。此外,應提前規劃財務,確保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長期居住。最重要的是,選擇一個能夠滿足個人需求,並提供完善服務與支持的居住環境,讓退休樂齡生活更加安心與愉快。
本文轉載自《Steven邱宏吉顧問的 房地產/移民/人資/行銷/業務/航空/藝術/長照 分享園地FB粉絲團》,原文為:入住養生村與高齡友善住宅一定要賣房嗎?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