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可能活到一百歲!當快樂老人必備3件事

曹愛蘭(左二)創立「台灣望年協會」。 圖/台灣望年協會提供

曹愛蘭(左二)創立「台灣望年協會」。 圖/台灣望年協會提供

目前超過六十五歲的人,生於長於平均餘命只有六十幾歲的年代,等到耳順之年才發現,原來「我可能活到八十五甚至一百歲!」但要怎麼過最後人生,過去沒有典範,也未有人傳承,「台灣望年協會」兩年前在這個脈絡下創立,提倡自主老年,創會理事長曹愛蘭表示,要成為快樂老人,她有三個建議。

首先要「放下」,放下對兒女家人的期待,積極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果孩子很孝順要帶你出去玩,是額外的快樂;也要放下對財富與權力的渴望,不需想著還要賺更多錢,應該想的是,「此生已很豐盛的我,怎麼去幫助別人?」

第二是不斷學習。老年得以安心幸福,在於即便到老仍能學習,有能力規畫好生活,成為自立老人。除了財務規畫、生活計畫,也要跟家人討論希望生病後怎麼被照顧,甚至喪葬 儀式、遺產分配。

第三是服務社會。當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貢獻的人。例如曹愛蘭和幾位關心老年生活的朋友成立「台灣望年協會」,定期舉辦免費的快樂班,唱歌、跳舞、畫畫,誰有什麼專長就來分享,「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一群朋友一起做,妳不覺得自己在等死,那這樣的人生、這樣的老去,很快樂。」

除了自主老年,協會也希望透過訓練生活秘書,讓剛退休、健康有活力的初老者,兼職成為生活秘書,服務行動不便的老老者,既能和社會保持連結,也能在少子化的未來,可以做到老人互助。

│更多精選推薦↓↓↓

【橘世代課程】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https://bit.ly/44stv2z

延伸閱讀

有一天我們會老到走不動…作家有感:趁身體還能負荷,快實現你想要的人生

長輩不只需要長照更需要舞台!完善長照體系,擁幸福晚年生活

迎接超高齡社會!專家:提早準備3件事避免老後貧窮

老年照樣需要性生活圓滿!專家稱最重要的性器官是「它」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FB留言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