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台股封關落袋為安? 這招「利滾利」賺更多

提早做好理財規劃,股利就不再只是你的銀行帳戶多了一筆現金,而是多了一份可靈活運用的理財籌碼 圖/unsplash
提早做好理財規劃,股利就不再只是你的銀行帳戶多了一筆現金,而是多了一份可靈活運用的理財籌碼 圖/unsplash

今天是台股封關日,你是否有抱股過年,還是選擇出清持股、落袋為安呢?除了買賣股票賺價差,1月更有9檔個股和12檔股票型ETF除權息,包括投資人最愛的ETF元大台灣50(0050),價差、配息雙頭賺。但若是將股息和獲利 全放定存,恐怕會被通膨吃掉,因此,橘世代特別整理3招「利滾利」的投資法,將股息、獲利放大效益,錢滾錢賺更多!

1月除權息個股

資料來源:證交所、櫃買中心,統計至2021/1/31 
 製表/邱智慧
資料來源:證交所、櫃買中心,統計至2021/1/31 製表/邱智慧

1月除息股票型ETF

資料來源:證交所、櫃買中心,統計至2021/1/31  製表/邱智慧
資料來源:證交所、櫃買中心,統計至2021/1/31 製表/邱智慧

今年以來台股指數高檔震盪,不少投資人賺錢,除了賺到價差,還有多檔股票和ETF都在1月進行除權息,股利、配息安心入袋,以國人喜愛的0050來說,今年1月每股配息3.05元,現金殖利率為2.13%,大勝定存。

但在獲利和配息進帳後,別急著想拿來犒賞自己吃大餐、旅遊,因為很多人在得到一時快樂之後,回頭再看,常常發現得來不易的財富竟在不知覺中消失了,只會有種悵然之感,不如提早做好理財規劃,10%拿來享樂,90%設法讓利滾利,更能放大獲利價值。

整體而言,股利理財 有3招可參考:

招式一:投資獲利放定存 適合保守退休族

第一招是最保守,卻也是最不賺錢的理財方式,那就是不動這筆錢,讓它一直存在銀行裡,一來可增加個人現金資產,二來可當作是額外增加的家庭準備金,以防有任何不時之需。但對照現今銀行存款的投資報酬率,存在銀行的增值效益很小,這招較適合保守型的退休族群,因為他們多半會認為現金落袋為安,錢掌握在手中最實際。

招式二:股利加碼零股 湊齊存股 部位

另一種常見的理財方式,就是把現金股利拿來再添購股票,若是股票股利,通常1張股票不會配發1張整股,投資人拿到手時是零股,這時有人會選擇再加碼買股將零股變成1張股票,等到股價上漲再售出,也有人選擇繼續留著,等到明年再度參與除權息。

以中華電信為例,每年配發現金股利約4.5元,也就是你擁有1張中華電,1年可領回約4,500元股利,假設中華電股價以113元來計算,4,500元大約可以買40股中華電。相對的,若你有26張中華電,每年約可領回117,000元,足夠讓你再買1張中華電,這張新添購的股票等於零成本投資。

招式三:股利繳保費 增添理財籌碼

第3個是長遠型理財,也就是保險規劃 ,假設你預期每年都會有股利或配息收入,可以拿來購買長年繳的增額壽險保單,一方面可為退休生活預作準備,讓生活更有健康醫療保障,另一方面可當作孩子教育基金的預備款。

此外,很多人會覺得繳交醫療保險費是個額外負擔,尤其是許多正處在養家、付房貸等高峰時期的三明治族群,每分錢流向都要算得很精準,這時若你1年可以領到2萬元股利,就足以負擔1個人終身醫療險的1年保費。

提早做好理財規劃,股利就不再只是你的銀行帳戶多了一筆現金,而是多了一份可靈活運用的理財籌碼,選對方法讓利滾利,現金長期複利滾動將可爆發驚人的增值效益。

|更多精選延伸

  • 【150個理財的真實困擾】理財攻略幫你解答
  • 更多新聞報導

    銀行商品 股利理財 獲利 存股 保險規劃

    高年級法律課/將房子登記在子女名下安全嗎?

    疫情擋不住團聚的心/返鄉路再遠再難 就是要回家過年

    延伸閱讀

    寒冬奇事!「雪白梅景」漫警局,旅客揪團跑派出所

    高年級法律課/將房子登記在子女名下安全嗎?

    【新年懶人理財】3個傻瓜存錢法 年初設目標、年終數錢笑

    理財長線計畫:金三角思維 出國教育金免煩惱

    相關文章

    靠0056存退休金?專家點出「降息」隱憂:選0050更穩健

    婆婆得金孫爽匯660萬祝賀!媳婦想買ETF投資網友卻擔心這1事

    除了「星宇」這檔還有望!股票抽籤必賺?新股申購怎麼做、流程?懶人包來了

    投資虧錢如何調整心態?當心2習慣讓你越賠越多

    高配息不等於高報酬!投資人最常忽略的4大迷思

    存股該選ETF嗎?先看報酬率還是殖利率?6大熱門ETF比一比

    熱門文章

    大型垃圾、家具怎麼丟?一文搞懂!附全台清潔隊資訊懶人包

    2024小雪節氣「3生肖」好運降臨!小雪習俗、開運重點一次看

    健檢報告「滿江紅」別放棄!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

    每天走1萬步真健康?73歲翁照大腸鏡發現「4公分瘜肉」延誤恐致癌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