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面臨人口老化浪潮,退休養老靠自己是無可避免趨勢,但與國際上年齡愈大、風險偏好度愈低趨勢相反,調查顯示,在台灣,65歲以上老人家超過六成以股票 作為主要投資工具,是什麼原因讓台灣老人心臟特別大顆,比其他國家老人勇於在股市殺進殺出?
去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重創全球股市,美股罕見的兩周內熔斷三次,連縱橫股海70年的股神巴菲特都說,「活了89年來第一次遇到」時 ,見多了大風大浪的台灣老人,根本「沒在怕」,反而是股市裡最英勇的一群。
各年齡層將股票做為主要理財工具比重
年齡層(歲) | 比重(%) |
---|---|
25-34歲 | 39.2% |
35-44歲 | 37.7% |
45-54歲 | 48.2% |
55-64歲 | 53.7% |
65歲以上 | 60.3% |
資料來源:中經院
中華經濟研究院與富邦投信合作,自2017針對不同世代在退休理財的態度規劃,進行「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發現國人投資理財 工具以股票、共同基金以及儲蓄險為主,但是台灣年輕族群購買股票等高風險產品比率偏低,未退休族群資產配置比例,沒有隨年齡增加而降低投資風險,反而年齡愈高,股票投資比重愈高。
中經院調查時間是去年3月23日至4月8日,國內疫情緊張,台股仍在萬點之下;調查顯示,65歲以上未退休長者,以股票做為主要理財工具的比率高達六成,在所有年齡層占比達到最高,55至64歲族群投資工具以股票為主的,也占了53.7%。
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表示,國際上慣例是,愈接近退休,年齡愈高者,風險偏好會降低,漸以保守穩健投資工具取代風險性高的資產,持股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但是台灣恰好相反,台灣老人特別愛做股票,這點跟國外年老族群不太一樣。
這些老人年輕時歷經高成長階段,報酬率都較高,現在百分之零點幾的報酬率對他們不太有吸引力,他們喜歡高報酬,所以股票一直是高齡族群主要投資標的。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