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

人生最後一哩路,選擇「自然」非「醫療」死!畢柳鶯:為愛放手,陪母斷食善終安詳離世!

當親耳聽見母親說:「如果我不值得活了,你要幫助我解脫。」該如何抉擇?「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思考死亡就是思考生命。」面對「送母遠行」的生死之約,最後一段旅程該如何陪伴;當生命僅餘痛苦,人們是否有自主善終的權利!《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精彩試閱:

2023-09-07

打破「斷食善終」太殘忍迷思!畢柳鶯:比起飢餓,更能感受平靜甚至是喜悅...

善終並非遙不可及,條件是必須有所準備,第一手個案接觸經驗,最圓滿的生命自主實踐,拒絕無效醫療,傳達在宅善終、臨終照顧知識,期待走向善終的讀者最佳指引參考。《有一種愛是放手——《斷食善終》2,從第一手個案經驗、觀念迷思到法規醫療協同,拿回生命自主權,有尊嚴、無懼無憾的安詳離世》精彩試閱:

2023-09-07

直面孤獨死/垃圾屋的背後,究竟囤積了多少年份的人生?

沒人想孤獨死,但極少人能決定生命落幕的方式,唯一確定的是,每個人終將面對死亡。在那之前,請不要逃避,學習與死亡共處吧。作者小島美羽是日本專業的遺物整理師,著作《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揭露了生命的本質中,最痛苦的一面。精選閱讀:

2021-01-18

毛小孩讓我們不再孤獨老,但有一天我們比牠們先走一步呢?

沒人想孤獨死,但極少人能決定生命落幕的方式,唯一確定的是,每個人終將面對死亡。在那之前,請不要逃避,學習與死亡共處吧。作者小島美羽是日本專業的遺物整理師,著作《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揭露了生命的本質中,最痛苦的一面。精選閱讀:

2021-01-17

迎接死亡的生命教育 如何讓孩子學會道別?

台灣在一九八○年代開始接受了西方當代的安寧思潮,從此近四十年來,從臨終的各種醫療照顧的給予和不給予中,更深層地思考生命教育,從早年對死亡議題的不說、不聽、不看,清楚地轉化為要說、要聽、要看。

20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