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是什麼?毒物專家揭中毒症狀 食藥署:兩食物易繁殖靠1招預防
台北市的素食餐廳「寶林茶室」日前爆發嚴重的食物中毒 ,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迄今累積通報數有18例,其中2人死亡、5人重症住加護病房,1人在一般病房,返家休養後有10人。
衛福部在3月28日晚間8時30分臨時舉行記者會,以下為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最新的說明。
米酵菌酸 惹的禍!台灣首例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在其中一例的死者解剖後,檢體採樣到「米酵菌酸」(Bongkrek acid),後續也會陸續檢驗其他個案的檢體,「是不是大家都是這個問題?」他也強調,「這不是最後結果,還是要依檢察官的綜合判斷,才會做一併的發布。」
對於「米酵菌酸」,王必勝說這在台灣是第一次發生,但在國外是有案例的;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志剛表示,米酵菌酸是來自於特殊的箘(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簡稱BG),通稱椰毒假單胞菌,可與植物和真菌共生。
米酵菌酸會讓身體失去能量
之所以米酵菌酸有那麼強的毒性,姜志剛說,一顆細胞運作要有適當能量,而身體內有細胞發電廠之稱的粒線體,粒線體的組成相當複雜,其酸化過程要產生必要能量合成三磷酸腺苷(ATP)。
米酵菌酸致死率超過30%
ATP簡單來說就是能量交換的硬幣,身體也才能運作,而米酵菌酸就像是要把ATP打出來的幫浦。造成的結果就是,身體失去了能量,所有器官也會因耗氧而到損傷,最嚴重會有肝臟衰竭、代謝性的酸中毒,心臟腦部都會癱瘓,死亡率約30%~100%。米酵菌酸的半衰期為102小時。
米酵菌酸易在椰子、玉米中繁殖
米酵菌酸如何進入食品?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說明,該菌易在富含高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別是椰子和玉米,在攝氏溫度22至33度和中性ph值的環境中,會迅速增值,產生大量的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吳秀梅說,米酵菌酸會影響肝臟和腎臟,引起包括精神不振、頭暈、嗜睡、腹痛、嘔吐等症狀。嚴重時,食用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品可能會危及生命。
食藥署呼籲國人,米酵菌酸不會因洗滌或烹飪而被破壞,因此預防是關鍵,「請消費者不要食用長期存放於不當環境澱粉 發酵食品」。
│更多精選推薦↓↓↓
【橘世代課程】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https://bit.ly/44stv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