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長輩常吃稀飯,覺得清淡、健康、控三高!營養師:肌少症隨之而來找上門

許多長輩每天吃著清粥小菜,認為這樣可以控制三高,實際上若長期缺乏蛋白質恐引發肌少症。 圖/ingimage
許多長輩每天吃著清粥小菜,認為這樣可以控制三高,實際上若長期缺乏蛋白質恐引發肌少症。 圖/ingimage

不少上了年紀的人飲食 講究清淡每天「清粥小菜」,要求自己少肉、少鹽、少糖、少油,認為這樣可以控制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慢性疾病,但研究發現,如果長期缺乏蛋白質,恐導致肌肉量流失、肌力衰退,結果罹患肌少症 ,恐怕顧此失彼。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郭柏良說,蛋白質為人體必須營養素,不只是人體的血球、抗體、荷爾蒙等原料,更關係肌肉合成及骨骼發展。中老年人如長期蛋白質攝取 不足,將導致身體無力、精神疲倦,嚴重時還將增加失能、死亡率風險。

國民健康署建議,一般人蛋白質每日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0.8至1克,而小孩與老年人需要更多蛋白質,每公斤約1至1.2克,例如,70公斤爺爺1天約需80公克蛋白質,等同於3至4片100公克的雞胸肉。

不過許多人因擔心肥胖、三高、腎臟疾病,而不太吃肉類,到了晚年,飲食以蔬食 為主,加上因牙口不好,而習慣喝粥、喝湯,如果又少吃豆製品,容易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郭柏良表示,長期缺乏蛋白質,恐引發頭髮枯黃、皮膚乾癟、抵抗力下降、血壓降低、心跳過慢、水腫等問題,並造成肌肉量流失,提升罹患肌少症的風險

如何預防肌少症?郭柏良說,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飲食及運動,運動以能訓練肌力的阻抗型運動 為主,如重訓或是彈力帶運動,不過,最重要的仍是攝取足量蛋白質。郭柏良提出「蛋白質攝取」3大原則:

原則1

多吃植物性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含有較少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對降低膽固醇、延緩腎功能惡化、改善肝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及降低尿酸合成,且能預防痛風。

原則2

天然食物為主:以天然食物為主,少吃加工食物,減少身體負擔。

原則3

慎選烹調方式:簡易烹調比起油炸更能保留食物的營養,油炸後的食物易產生較多反式脂肪,易有三高問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如果牙口不好,郭柏良建議,煮粥時可以用豆漿代替水,以增加蛋白質,此外,口感較為黏稠,減少老人嗆咳風險。另外,可以嘗試豆漿燉飯,以豆漿入飯,不需額外進食,就能攝取蛋白質。

本文轉載自《NOW健康》,原文為:清粥小菜防三高? 營養師:蛋白質不足恐肌少症上身

更多新聞報導

蔬食 蛋白質攝取 肌少症 阻抗型運動 飲食

NOW健康

健康數位內容第一品牌!《NOW健康》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新知,適用於0到100歲以上。基因與生俱來,體質後天翻轉;打造長壽體質,就從《NOW健康》開始。【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盡在:NOW健康】

在家運動/靠一張椅子拒絕膝關節「提早退休」!

「誰可以忍受你啊?」溝通不成還火上加油!NG台詞讓感情關係更惡化

延伸閱讀

消水腫怎麼吃?營養師分享20種「高鉀水果」,飯後吃隔天水腫消失!

影音/預防三高從吃好油開始!營養師推「這款油」一瓶用到底

影音/過敏、肥胖可能是因為「腸道菌相失衡」!營養師私房4招打造健康腸道

影音/天冷就想爆吃?營養師:錯!把握冬天減肥,事半功倍

相關文章

免洗餐具受熱變形,易釋放毒性!專家:吃飯前「確認2資訊」避免吃下致癌物

切蔥驚見「整串黑點」超可怕!青蔥清洗、保存必知5訣竅

你家冰箱全是「殭屍肉」?冷凍肉保存、解凍秘訣大公開!遠離病菌致癌物

鋁箔紙包剩菜塞冰箱「1原因」恐食物中毒!專家授5招正確保存

吃生菜比較健康?17種蔬菜「炒過更營養」 補充β-胡蘿蔔素必看

冰花「3營養」遠勝其他蔬菜!中醫曝養生吃法、3種人別吃

熱門文章

90%的人都做錯!浴室濕氣重「開窗or開換氣扇」,專家建議這樣做

常頭痛是警訊!「癌王」肺癌容易轉移,5部位不適速就醫

這樣睡超傷身!「睡錯姿勢」當心傷脊椎、得青光眼

退休想住養生村?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房型比較一次看(含表格)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