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從Me到We 找回台灣人的人情味

在疫情期間,我們更需要對我們自己人,發揮我們的同理心 圖/freepik
在疫情期間,我們更需要對我們自己人,發揮我們的同理心 圖/freepik

自身的防疫很重要,但是你有關注到其他的不同的族群和弱勢團體嗎?因為疫情我們要保持社交距離、居家隔離、遠距上學、在宅上班,是讓我們的人際關係,更加疏離或有更多接觸的時間?同居一室無話可講?對著螢幕開視訊,但是內心卻是封閉的。

我們在平順的日子中,很容易去了解不同國家的人,可以很快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很多外國人來到台灣,都說台灣最好的就是「人情味」,對陌生的外國人熱情的接待,迷路了帶他到地點,車子壞了,也大方的給予必要的協助,雖然英文不溜,法文不通,比手畫腳一絲微笑,總是給人心中留下無限的溫暖。

在疫情期間,我們更需要對我們自己人,發揮我們的同理心 ,下面三個方法,可以提升我們的同理心,找回台灣人的人情味。

一、從「自我」轉向「我們」

台灣原本就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地方,我們有不同的族群,工廠有外勞,家中有外籍看護,年輕的學子、機師、返國者、計程車司機、外送員、北農、櫃姐...不同年齡層的主管員工,家中的阿公阿嬤等,以及散落在各地的街友等,這些人的思維模式和生活習慣都和自己有不同的差異。事實告訴我們,COVID-19病毒,不分年齡、不分身份、不分性別、不分國籍,肆虐全球,威脅健康,家庭破碎,更重創經濟,新的變種病毒來勢洶洶,我們是一體的「oneness」,更是同島一命!

在疫情不安的情況下,我們每一個人需要從「自我」轉向「我們」來擴大我們內在的同理心,減少口水戰,不要對剛從從醫院回家隔離的鄰居惡言相向,沒有人希望染疫。對爸媽在醫院擔任醫生護士的孩子們,不要濫用社交距離而疏離同學之間的情誼,他們有些人很久沒見到爸媽了,讓我們多一點同理心,一起找回台灣人的「人情味」。

二、在互動中同理彼此的內在

你我都有一顆會跳動的心臟,但是同理心不是天生的,同理心是可以澆灌培育,就像是自信一樣,當你提升同理心,自信心也就會讓自己更加有能量,更能深入了解對方,做出適當的回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用既定的模式來回應對方,却忘了每個人都有他的家庭成長背景和經歷,而形成了現在的模樣。

大華和盈盈因為疫情在宅上班,在家的時間多了,盈盈希望大華也能夠幫忙分擔家事。結婚紀念日當天,盈盈煮了特別的晚餐,好好慶祝一下,二人卻為了誰要洗碗大吵一架,紅酒開了,心卻開心不起來。三天過去了,盈盈仍然耿耿於懷,她乾脆再也不下厨,天天叫外送。line的那一端,我聽到盈瑩哽咽的聲音。

「為什麼他就不能幫我一下?」

「你可以試一下換個方式來表達如何?」

「.....要他道歉?...這是不可能的!可是我們現在天天都在家,不講話,我快受不了....」

我請她換個角度來重新客觀看當天的事件,以及更深入探討原因。大華一向認為家事本來就是太太要去做的事,因為他是獨子,家事一向都是媽媽一手包辦,媽媽是家庭主婦。父母的教養方式,對一個人有很長遠的影響。

我建議她用「我們」兩個字來取代「你」或「我」來溝通,盈盈試了,總算解開了二小口的心結。

三、具有行動力的同理心

一般而言,同理心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人,這是在大腦中的同理心,也就是在我們的前額葉皮質,從思維的角度去理解對方的想法。有時候我們聽到對方說,我可以理解你,可是却感受不到對方內心的溫度。

具有情感的同理心,不只是嘴巴上面的文字表達。當我們敞開心胸,試著去感受對方內在的想法、背後的感受,沒說出口的情緒或痛苦,我們大腦中的腦島就開始發生了作用,會讓我們自然流露出同理心,滋養我們的人格素質。

世界因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模式,疫苗趕不上病毒的快速變異,疫情衝擊經濟,有些店家路續關閉頂讓,許多社福團體捐款驟減,也成為隱而未現的重災戶,冰山下有多少的弱勢族群需要生活的援助,此時此刻,我們更需要走出自己的小世界,關懷我們的社會和弱勢團體,更進一步想辦法來解決問題,付出有同理心的行動力。

【搶救前線 為弱勢撐傘】公益清單下載

更多新聞報導

公益 陳若玲 社會關懷 同理心 服務弱勢 NPO

陳若玲

「以關懷女性人生各階段的生涯議題,協助女性內在自我的突破與成長。」現任:臺灣女性生涯發展協會理事長、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監事,擁有英國牛津大學正念中心正念認知療法MBCT師資。

搶救前線/NPO資源三缺 橘世代挺身而出

放不下掛心的孩子 68歲許水鳳退休後投入前線不止步

延伸閱讀

悶壞了!居家防疫「10大快樂食物」 補充營養還能解憂鬱

從警、做農、當園長-他一生「為民」,盼讓家鄉好

長輩講嘸聽?家人談錢要用心理學

吃雞補肌/友善蛋白質料理,提升關鍵免疫力!

相關文章

把愛找回來募款平台/助團體疫後數位轉型 擊破「3大挑戰」

走出疫情暴雨/6000人在線支援 讓台灣好事無所不在

【搶救前線】一起挺社福 公益清單下載

放不下掛心的孩子 68歲許水鳳退休後投入前線不止步

從Me到We 找回台灣人的人情味

搶救前線/NPO資源三缺 橘世代挺身而出

熱門文章

每天走1萬步真健康?73歲翁照大腸鏡發現「4公分瘜肉」延誤恐致癌

2024小雪節氣「3生肖」好運降臨!小雪習俗、開運重點一次看

大型垃圾、家具怎麼丟?一文搞懂!附全台清潔隊資訊懶人包

健檢報告「滿江紅」別放棄!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