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局勢緊張、地震 頻繁、末日預言等影響,讓「避難 包」在社群與搜尋熱度飆升,甚至造成搶購潮,就連超商也跟風提供預購避難組合包,但很多人忽略準備避難包最關鍵的一點,需要依照「不同情境」來準備,本文將帶大家依照實際生活來準備專屬避難包,並且釐清常見錯誤觀念,讓避難包可以在緊急時刻發揮大效用。
避難包真的有必要嗎?
房產專家陳炳辰說明,無論是地震、颱風、水災,還是難以預測的戰爭威脅,當災難發生的那一刻,需要迅速攜帶基本且必要的物資,爭取「最佳的黃金逃生期」,這時避難包則可被視作「家」延伸,自然得照不同災難情境,適時地靈活調整物資。
編輯推薦》「無毒教母」譚敦慈防災 包內容物大公開 :https://reurl.cc/3Mr799
常見避難包準備的迷思
●避難包迷思1:只有一種避難包就夠?
許多人認為只要準備一個「萬用避難包」即可,但實際上,根據災害種類與避難時間長短,內容物需大幅調整。萬一裝錯,就可能在關鍵時刻拖累自身逃生速度,甚至延誤生機。
●避難包迷思2:把家當全裝進去?
有些人會想帶上重要文件、相機、換洗衣物、電鍋等,最後讓避難包重達數十公斤,反而無法快速移動。
●避難包迷思3:放好就不再檢查?
避難包中的食物、電池、藥品等都有保存期限。許多人放進櫃子後就再也沒檢查,一旦需要使用可能已經失效。

戰爭、地震大不同 3情境避難包的準備
別以為一包可以萬用!陳炳辰說明,準備避難包應該根據災難類型、避難時間長短,以及家庭成員需求來彈性調整,真正有效的避難準備,不是背著一個重裝上陣的包包,而是懂得根據情境做出「分層設計、分地放置」的策略,才能在關鍵時刻真正派上用場。
●天災避難逃生包
這類避難包內容物可以依照家庭需求有所調整,建議內容物可以分為五大類:
1.防災食物:水、防災食品、乾糧
2.保暖衣物:暖暖包、衣服、小被子
3.醫療用品:急救箱、藥品
4.重要物品:現金、證件、護照
5.其他工具:手電筒、哨子、電池、耐磨手套、瑞士刀、頭燈等。主要準備重點需要「快速、輕便」,備妥後通常會放置在家門口或床邊。
●戰爭避難逃生包
全民國防應變手冊提醒,緊急避難包是個人臨時避難,「戰爭避難物資」可以將衣物、手電筒、重要證件、食物、飲水、急救藥品、藥物過敏資訊或重大疾病卡等放入包內。也可以在家中準備一個家庭急救箱。
「家庭急救箱」內容物建議:
1.藥品類:優碘、生理食鹽水、酒精棉片、外用抗生素軟膏、外用蚊蟲咬傷軟膏、常備藥品(止痛、胃藥)。
2.工具類:多功能組合剪刀、止血帶、安全別針、三角巾、鑷子、救生哨子、毛巾、紙巾、濕紙巾。
3.耗材:消毒紗布、棉棒、醫療用紙膠帶、手套、繃帶、OK繃、棉花、酒精100ml、口罩。
●工作避難、臨時逃生包
災難難以預測,災難發生時可能會發生無法回家的狀況,可以針對突發事件準備一種避難包擺放在辦公室或車內,常備物資包含飲用水與乾糧、行動電源、濕紙巾、簡易藥品、替換衣物、保暖毯、急救箱、車用充電器、雨具等物品,雖不是長期逃生用,但能在短時間內維持身體與衛生的基本需求。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