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呷七碗免錢」?李東原 是精算過的當時的碗不大,三碗米糕相當於一個便當七碗等於是兩個便當,再加一碗飯,一般人要吃七碗,真的不太容易。
再到台北,李東原決定發揚家鄉美食嘉義米糕,他選擇在萬華的西藏路開小吃店,專賣米糕跟香菇肉羹,在愛之味工作的經驗,讓李東原知道如何做行銷,利用「免費」的方式來做行銷,打出的第一波文宣就是「呷七碗免錢」。
就透過海報夾報方式宣傳,由於「呷七碗免錢」的口號太響亮,小吃店一開張就高朋滿座,生意好的不得了。李東原知道,廣告是靈魂!品質是生命!生意要做的長長久久,東西一定要好吃,一流的品質才是王道。
第一波的行銷實在太成功,那時還的確有不少人挑戰「呷七碗免錢」,李東原就把這些呷七碗免錢的顧客一個個拍照,然後貼在店內的牆面上當活廣告,總計有超過一千多人上了「呷七碗免錢」的名人榜。
行銷活動成功,李東原只有在開幕前花了一點點的錢,做夾報行銷,之後就沒有再花錢做過廣告,還是吸引了不少媒體跟進報導「呷七碗」,包括中時、聯合、經濟、自立、民生等等當時的主流報紙。
「呷七碗」越來越紅,連當時極紅的電視節目潘迎紫的「一代公主」劇裡都有呷七碗,甚至有日本旅行團,一整團遊覽車帶來這裡拚「呷七碗免錢」,蔚為一時的流行風潮。
就在本店的米糕生意風風火火之際,李東原思考著要如何擴大營業的規模,他開始展開分店,當年的小吃店,很少人在開分店或加盟店的。但是李東原開風氣之先,他的想法要擴大營業面,所以在三年多的時間內,就進軍百貨公司美食街,加上自己一間旗艦店,共開了5間分店。
產品行銷全省的企圖
在分店一間一間展開之際,李東原對自己的事業,有了更大的願景與想像,之前在愛之味上班,愛之味的營業範圍遍及全台,「今日愛之味,明日呷七碗」,這是李東原對呷七碗發展願景與期待。
李東原想像的企業規模,影響力是要遍及全台灣,不只是在台北而已。就一定要搭上全台灣的通路才可以,於是他找上便利店龍頭7-11,請求呷七碗相關包裝的熟食商品,可以在當時全台灣732家的7-11上架,呷七碗走在時勢的最前端,成功的完成產品上架7-11事宜。
為了讓產品可以上架7-11,李東原在中和建立中央廚房,集中生產、統一管理,確保產品穩定、安全,並在取得國家級的CAS安全食品認證後,在1992年,順利在7-11推出4℃油飯與台灣小吃,展開了和7-11長達30年的合作。
和7-11的合作,也給當年有意拓展鮮食市場的7-11相當大的幫助,「呷七碗」勇敢投下鉅資建立生產線,成為第一批進駐7-11的廠商,這個上架的銷售模式,不但茁壯了呷七碗,也樹立小吃進超商鮮食的榜樣,後來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市場。
進軍7-11是呷七碗轉骨的最重要的一步,不再只是地區性的食品行,要競爭的對象,都是全國規模的大廠商,除了產品的優化及學習外,李東原也從7-11運作體系中,學習到很多企業管理及通路管理的方法,呷七碗能轉型為全國性知名的食品公司,都靠7-11的栽培與幫忙。
三榮商事跨足玩具產業
就在呷七碗全力衝刺,擴大規模的同時,李東原「不安於室」的原形顯現,那時呷七碗已經經營了六七年了,已是他職涯中最長的一段時間,他又跟當兵的朋友,一起合作成立了一家「三榮商事」的公司,主要是從日本進口絨毛玩具。
李東原很喜歡做不一樣的事業,喜歡新事物的挑戰,之所以敢一次又一次的跨域創業,是基於一個體認,李東原認為,所有事業經營及行銷的方式都一樣,只是產品不同而已,不管是賣布、賣米糕、還是賣玩具,方法都一樣。但是不同的行業,就有完全不同的生態與世界,這是李東原著迷的地方。
除了呷七碗的業務,李東原同時擔任三榮商事的總經理,親自跑全省各地的百貨公司及玩具行,去拼業績,三榮代理最有名的玩具,就是宮崎駿的龍貓(Totoro)的絨毛玩具,帶起了絨毛玩具的風潮,他們還代理的任天堂的玩具(是實體玩具不是遊戲機),生意也是做的風風火火的。
三榮從事貿易,而另外一個業務,就是代理進口日本的拼圖,那時代理了日本六家公司的拼圖,成為全台灣最大的拼圖進口代理公司。有一段時間,台灣非常流行拼圖,各種尺寸,各種樣式,幾乎人人家中都有幾盒拼圖,這個風氣就是李東原他們炒起來的。
由於代理的六家公司的拼圖的尺寸都不一樣,早期在塑膠工廠學習的機械知識及高中電工科的背景,派上了用場,李東原自己研究發明了拼圖相框,一個相框可以適用六種公司的拼圖,還拿到發明專利,李東原還特地蓋一個工廠來生產這個相框,相框不但在台灣銷售,也外銷日本拼圖市場。
玩具代理銷售生意很好,但是賺不到錢,流行週期很短,生意好的時候忙不過來,生意不好時又庫存一大堆。做了三年之後,李東原決定把玩具公司收起來不做了。
那一段時間,呷七碗的生意穩定,李東原聘了一個總經理,將公司業務都交給總經理執行,他自己帶全家移民到加拿大,前後有五年的時間,李東原在加拿大及台灣兩頭跑,不太管公司的業務。一直到1997年初,李東原回來台灣,重新開始整頓呷七碗的業務。
粽子禮品化「台灣阿糯」上身
還是從7-11開始,開始跟7-11合作銷售台灣小吃,李東原把肉粽生產量化及禮品化,破除了台灣鄉下不送肉粽的禁忌,肉粽的生意大好,成為7-11明星的商品。
李東原又想到另一個重要的糯米食品,就是滿月油飯,於是又開了一條生產線。那時沒有網路行銷,呷七碗也沒有門市,滿月油飯的銷售,是由業務直接去醫院銷售,生小孩的人,都有送油飯的需要,當時比較少人在銷售滿月禮盒,李東原的滿月油飯直接在醫院就可下訂,這也建立了「呷七碗滿月油飯」的品牌印象。
這些一系列相關加工的台灣傳統小吃,台灣糯米用最多,跟糯米做了最深度的連結,李東原自此就是以「台灣阿糯」自許。
李東原人是不安於室,腦部則有過動的傾向,在做生意上,他說自己總是「想坑想縫(台語)」腦袋老是動個不停,想想看『還有什麼東西可以賣?』」。
在2005年,李東原想到可以做冷凍年菜來銷售。在傳統台灣社會,料理年菜是家家戶戶過年非常重要的橋段,沒有商家會想到要做年菜的真空冷凍包來銷售的,因為跟文化不合。
但是時代的變化,年夜飯的型式及年菜的必要性都變的跟以前不一樣,李東原覺得年菜有市場,於是就跟大潤發做冷凍年菜的銷售,結果大受歡迎,同年年菜也上架到家樂福及7-11,此後的幾年,有越來越多人跟進做年菜的銷售。
不管競爭對手多強,多年來,年菜一直是呷七碗重要的營業項目,一直到今年農曆年,呷七碗推出的年菜組合在各大電商通路拿下最好佳績,商業週刊也特別報導呷七碗成功的秘訣。
食安風暴靠信仰平復
做生意不可能永遠的順風順水,2014年的食安風暴,是李東原人生中最重大的打擊,當時呷七碗被檢舉使用過期的調味料,被衛生局重罰,呷七碗的名氣,再加上當時社會普遍對食安的疑慮,新聞立即炸鍋,幾十台的攝影機及SNG車,都守在呷七碗的門口。
李東原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知道是生產流程中的疏失,不小心讓過期7天的酵素加入米粉中,誠實面對、認錯、商品下架、消費者賠償、改善工作流程,新聞一天就結束了。
李東原回憶那個場景,感到無比巨大的壓力,一整天連喘氣都有困難,靠著虔誠的信仰,感受到上帝給了他最大的支持,他完全相信上帝的旨意帶領,他信服上帝,只煩惱了一天,上帝給他的力量,讓他第二天就恢復正常。
因為信仰,李東原後來又發展出了另一路事業,就是幫忙教會蓋房子,2008年左右,他協助GoodTV辦公大樓的興樓,從購地到興建他都全程參與,甚至買了一家甲級營造公司來興建大樓,因此對於蓋大樓的過程及細節有了全盤的了解。
從此之後,只要有教會需要建大樓,常會找李東原,李東原盡心盡力幫忙,也對營建發展出極大的興趣,陸續幫好幾間教會蓋了大樓。
李東原70歲之後的人生,已經把信仰的事,排在自己的事業之前,他相信上帝有祂的旨意,安排他的人生。(下一篇:樂活EMBA/補上人生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斜槓一生的頑童 呷七碗創辦人李東原的故事 全系列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