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女性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快用「1療法」好處多:預防失智、舒緩更年期不適

女性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專家建議用「雌激素療法」好處多:預防失智、舒緩更年期不適。 示意圖/Shutterstock
女性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專家建議用「雌激素療法」好處多:預防失智、舒緩更年期不適。 示意圖/Shutterstock

女性必讀!在對的時間用對雌激素,舒緩更年期 症狀,同時降低停經後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 、失智、乳癌的機率!《雌激素很重要!》精彩試閱:

雌激素為何重要?預防失智 心臟病 、骨質疏鬆症到解除更年期不適

雌激素是女性身體裡的重要荷爾蒙之一,妳一輩子都會需要它。

但由於停經進入更年期後,雌激素會降到停經前的1%左右,若想要補充失去的雌激素,一定要注意有「關鍵10年」這個機會之窗!

雌激素不只控制女性的經期,還會影響生殖道、泌尿道、心血管、骨骼、乳房、皮膚、頭髮、黏膜、骨盆肌肉、大腦等等。

正因為如此,當女性停經後雌激素缺乏,就可能導致女性諸多身心不適,還會讓女性心臟病、失智、骨質疏鬆的風險大幅提升,進而影響壽命……

1.雌激素與心臟健康

雌激素有助於預防心臟病,還可以幫助保持血管的健康,因此,在更年期之後雌激素缺乏,女性心臟病的發病率會明顯上升。

若要補充雌激素保護血管和心臟,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要注意最好要在更年期前後就開始服用,研究顯示,進入更年期後10年內開始進行荷爾蒙療法的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低,冠心病的罹患率也較低。

但如果更年期過了10年以上才補充雌激素,就無法保證雌激素對心臟的保護效果,尤其是當女性已有冠狀動脈疾病時,風險反而可能增加。

編輯推薦》年齡還沒到生理期卻變亂,當心「早發性更年期」來報到!1飲食法助緩解:https://reurl.cc/WOEj65

2.雌激素與失智

雌激素可以透過修正腦部的神經細胞結構、變更神經細胞間的溝通方式,進而加強神經可塑性。

當雌激素在保護腦部神經元與神經膠質細胞上扮演著某種角色,而更年期後女性的雌激素水準最多可能下降至原本的1%,再加上雌激素或許就是女性阿茲海默症 罹患率比男性高的主因之一,考慮雌激素和失智的關係就很必要。

目前已有大量證據顯示,在更年期開始時使用雌激素,或許有助於預防(或起碼能延緩)失智症發病,包括阿茲海默症造成的失智症。

不過,研究指出雌激素預防失智有一個「關鍵機會之窗」,如果女性在進入更年期時開始服用雌激素或展開荷爾蒙補充療法,「無縫接軌」地延續腦部接受雌激素的時間,老化時就比較不會出現認知衰退現象。

但針對那些接受雌激素治療時已有某種程度失智的女性來說,結果就有好有壞,短期可能小有改善,長期下來反而可能更惡化。

3.雌激素和骨質密度和彈性

雌激素有助於調節成年骨骼中的骨轉換並防止骨質流失,更年期時,雌激素水準逐漸下降,女性的骨質流失會顯著增加,補充雌激素能幫助骨骼強健且有彈性,預防骨質疏鬆症和骨質疏鬆性髖部骨折。

不過,根據研究指出,一旦中斷雌激素的治療,雌激素保護骨質的效力就會消失,不到六年,女性就會回到從未服用過任何荷爾蒙的狀態。

流行病學家黛博拉.格雷迪和骨質疏鬆症專家暨內分泌學家的布魯斯.艾亭格也指出,「要提供最大的保護力,可能必須在更年期就展開雌激素療法,而且永不中斷。」

雌激素對健康很重要,是女性不可或缺的荷爾蒙之一,雖然至今仍有許多人在意雌激素的副作用,但只要好好瞭解其益處、風險及其注意事項,並與醫師討論你的整體健康狀況和治療計畫,就可以用對雌激素更健康。

《雌激素很重要!:把握關鍵10年,改善更年期不適,遠離乳癌、心臟病、骨質疏鬆和失...
《雌激素很重要!:把握關鍵10年,改善更年期不適,遠離乳癌、心臟病、骨質疏鬆和失智》。 圖/柿子文化

本文摘自《雌激素很重要!:把握關鍵10年,改善更年期不適,遠離乳癌、心臟病、骨質疏鬆和失智》,2024/02/22柿子文化

🍊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更多新聞報導

更年期 預防失智 心臟病 失智 骨質疏鬆 阿茲海默症

當爸媽失去另一半,如何陪他們療傷?心理師:不必走出哀傷,只需慢慢經過

大姑帶三胞胎回娘家住,跟弟媳吵翻天!究竟誰有房子居住權?律師指出藏鏡人

延伸閱讀

好友50歲中風,受苦10年卻癌逝…老黑:願活得精彩走得乾脆!但很多人為錢忽略這1事

更年期到來=我老了?內心失落、憂鬱恐慌可求助身心科

破解更年期身體密碼!就醫看診必備4件事 壓力管理也要記錄

更年期不是病,而是生命「再升級」!醫:拿回人生主導權

相關文章

身心障礙也有善終權!養護中心新增「安寧病房」溫馨陪伴最後一哩路

生命老化來得太快!先「學老」才知「如何老」?專家:值得終身學習的功課

拜託救我家人!硬插鼻胃管、打營養針成臨終前折磨…全因家屬放不下?

6成日本人認為孤獨死很正常!「5種人」老後一個人住照樣健康樂活

老將軍全身插滿管路,痛苦到咬舌自盡…她決心推廣病主法:不只好走,更要尊嚴走

當失智、囤積症、糖尿病一起發生在媽媽身上…買長照險卻沒用?8個月40萬的血淚與絕望

熱門文章

60歲前存滿2千萬,可原地退休?小資夫妻靠4策略「永遠有錢花」

發霉切掉就好?錯!一級致癌物「黃麴毒素」易藏4大食物裡,別中了保存不當習慣

退休不用愁!600萬打造「雙現金流」年領40萬活到老:努力花錢就夠了

後悔沒早知道!蒜頭「叮10秒」外皮自動掉,微波爐去蒜頭皮超好用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