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人過世後「搬進」墳墓或牌位裡?環保葬的靈魂能安息嗎?溝通師解謎

靈魂溝通師Jessica認為,過世的靈魂往往會因為生前習慣而選擇回到熟悉的家中,不會留在骨灰罈或安葬處。 示意圖/AI生成
靈魂溝通師Jessica認為,過世的靈魂往往會因為生前習慣而選擇回到熟悉的家中,不會留在骨灰罈或安葬處。 示意圖/AI生成

擁有重症病房護理師及近二十年靈魂溝通師經驗的Jessica不藏私分享她所見的靈魂生活實貌,死亡雖是此生的終結,卻是下一段靈魂旅程的起點。《我看到的世界跟你不一樣》精彩試閱:

想「回家」的靈魂

當我們把骨灰 安置得好好的,或者完成了安葬儀式之後,按理說,一切都應該落幕了,對吧?

很多時候,靈魂卻好像還沒準備好離開,選擇跟著家人回家。這背後的原因,其實跟我們人類對於「家」的感情和歸屬感有關。

「家」對於我們來說,不只是居住的地方,更是情感的寄託,是安全感和溫暖的源泉。對於剛剛離開肉體的靈魂來說,這種情感的紐帶並沒有因為死亡而斷裂。

在他們最初的過渡期,可能還是會被這種強烈的情感所吸引,選擇留在最熟悉、最有安全感的地方—也就是家。

死亡是一個過渡,一個從肉體到靈魂狀態的轉變。而這個過渡期間,靈魂可能還需要時間來適應、來接受這個新的存在方式。

隨著時代變遷,人們對於親人的安葬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如今,花葬和樹葬等方式越來越普遍。

在過去,台灣因為土地限制,許多人無法進行土葬,轉而選擇靈骨塔或骨灰罈等方式安葬親人。這些方式給予家屬安心感,因為他們相信這些地方會有人協助誦經或祭祀,讓親人得以安息。

然而,從我的視角來看,靈魂的狀態有著不同的理解。儘管我們常提到「三魂七魄」的概念,但我看到的常常是靈魂在生前習慣的影響下,會回到過去的住所。

生前習慣住在家中的靈魂,往往在離開身體後,仍會回到家中。因此,骨灰罈和祭祀儀式的主要目的是告訴靈魂他們已經往生,需要放下執著,進入新的生活狀態。

家屬選擇高處或視野開闊的安葬地點,對靈魂來說並無實際意義。靈魂更在意的是熟悉的環境,而非高度或景觀。

靈魂溝通師Jessica認為,家屬所選擇的安葬地點,對往生的親人來說不一定是最需...
靈魂溝通師Jessica認為,家屬所選擇的安葬地點,對往生的親人來說不一定是最需要的。 示意圖/Shutterstock

編輯推薦》 過世親人託夢「好寂寞」意外揭穿謊言!從溫馨感動變成憤怒爆發:https://reurl.cc/6q26ak

與過世親人的連結

事實上,並不一定需要物理的牌位,我們仍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如保留親人的照片、留住特別的紀念品,或僅僅是在心中維持他們的記憶,一樣可以達到心靈上的交流和紀念。

但牌位的存在讓這一切變得更加具體,幫助我們集中情感和記憶。它像是家族的記憶容器,保存著一代又一代的故事和共同的歷史。透過定期的祭拜紀念逝去的親人,也在重申對家族傳統的尊重和承諾。

至於靈魂是否真的存在於祖先牌位中?我認為並非如此。但對於家人來說,這是一種重要的心靈慰藉。

過去的傳統觀念認為,女性嫁出後隸屬於夫家,而男性才是繼續祭拜祖先的主要責任人。這源於一種擔憂:如果沒有男性後裔,祖先的香火可能就會斷絕。但現在,我們的祭拜方式越來越簡化,也變得更加彈性。

那麼,如果我們不選擇這樣的祭拜方式,祖先會因此憤怒,並懲罰我們的子孫嗎?從我所見,情況並非如此。

當家中有人運氣不佳時,連續的事件可能讓人感到慌張,甚至覺得是祖先的不滿所致。但我認為關鍵在於我們的心態。只要我們心中有平安,無論遵循哪些傳統禮俗,都是為了讓自己心安。畢竟,找到內心的平靜,才是我們最終追求的目標。

畢竟,「禮多不怪,禮多平安」。最終我們追求的是內心的和諧與安適。這種內心的平靜,才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不變之道。

《我看到的世界跟你不一樣:靈魂溝通師的真情筆記》。 圖/小異出版
《我看到的世界跟你不一樣:靈魂溝通師的真情筆記》。 圖/小異出版

【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本文摘自《我看到的世界跟你不一樣:靈魂溝通師的真情筆記》,2024/07/30小異出版

🍊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更多新聞報導

死亡與告別 環保葬 骨灰

別再說放棄治療!醫揭 「拔管、放棄治療」2詞意義大不同:這樣做讓病人好走

別相信!TikTok百大「心理健康短片」竟有52支是錯的,專家:恐造成二次傷害

延伸閱讀

澎湖湖西村一日遊!菓葉看日出、南寮拍浮球,訪軍事陣地免門票攻略

或許有一天輪到我失智…準備「5保險」照顧未來的自己,省下千萬照護費!

比樹葬、海葬更酷!英國首創「珊瑚礁骨灰甕」,死後也能做環保

律師遭重判25年當場痛哭!勾結詐騙集團吸金890萬同行嘆:貪念毀前程

相關文章

生命老化來得太快!先「學老」才知「如何老」?專家:值得終身學習的功課

拜託救我家人!硬插鼻胃管、打營養針成臨終前折磨…全因家屬放不下?

6成日本人認為孤獨死很正常!「5種人」老後一個人住照樣健康樂活

老將軍全身插滿管路,痛苦到咬舌自盡…她決心推廣病主法:不只好走,更要尊嚴走

當失智、囤積症、糖尿病一起發生在媽媽身上…買長照險卻沒用?8個月40萬的血淚與絕望

住公寓5樓=偏鄉?長輩出入太辛苦!學者:可借鏡日本「糯米糰子」牽起照顧資源

熱門文章

快刪!國安局點名「5款APP」偷光你個資:抖音、小紅書竟是最大咖

60歲前存滿2千萬,可原地退休?小資夫妻靠4策略「永遠有錢花」

退休前做1件事,老後每月多領7千元!專家大讚:穩穩的老年加薪

包吃住、交朋友還能賺錢!盤點適合熟齡的「打工換宿」新選擇,給自己一段超Chill美好回憶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