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兒孫都在國外!70歲老夫妻靠「4大後盾」打造獨立生活,身後也不怕家人鬧翻

隨著年紀漸長,如果身體出問題、記憶力退化,但沒有孩子在身邊,那該怎麼辦?4大後盾打造獨立又安心的晚年生活。 示意圖/Canva
隨著年紀漸長,如果身體出問題、記憶力退化,但沒有孩子在身邊,那該怎麼辦?4大後盾打造獨立又安心的晚年生活。 示意圖/Canva

今年70歲的陳伯伯和林阿姨,已經退休一段時間了。

年輕時,他們兩個人一起打拼、努力工作,把兩個孩子送去國外念書,後來孩子也順利在國外找到工作,目前都在國外定居,有了自己的家庭,發展也很不錯。而且,兩個孩子每年都會回台灣探望父母,讓陳伯伯和林阿姨非常欣慰。

雖然每年都能見到孩子,但孩子遠在國外,大部分的時間,還是陳伯伯和林阿姨一起生活,兩個人互相扶持、彼此照顧。

隨著年紀漸長,身體狀況也開始有些變化,已經70歲的陳伯伯和林阿姨開始思考:「如果哪天身體出問題、記憶力退化,或真的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沒有孩子在身邊,那該怎麼辦?」

編輯推薦》50歲還能買保險?中高齡保險規劃4大重點必看,退休養老一起顧 :https://reurl.cc/bW1L0d

老後面臨的3大風險

1. 健康風險:長壽或失智怎麼辦?

現在台灣人平均壽命超過80歲,但身體健康的時間其實沒有那麼長。很多人到了晚年,都需要人幫忙照顧,甚至還可能面臨失智、行動不便等狀況。到時候誰來照顧?錢從哪裡來?生活品質會不會差? 這些都是陳伯伯和林阿姨最擔心的。

2. 代理人問題:資產誰幫忙處理?

年紀大了,難免有一天會出現判斷力變差、記憶模糊的情況,甚至無法自己處理事情。如果那時候孩子都不在身邊,銀行帳戶、保單、房子、醫療決定,誰來幫忙處理呢?

3. 傳承風險:資產分配怎麼安排才公平?

雖然他們的兩個孩子感情不錯,但父母總是有自己的想法。像是希望某筆資金能留作照護用,房子該給誰?存款要怎麼分?如果沒有事先交代清楚,等他們不在了才來分遺產,可能會造成孩子之間的誤會,甚至失和。

老後不靠孩子,靠4個制度工具搞定

陳伯伯和林阿姨找上了理財顧問,開始一步一步規劃。

他們用這四個工具,幫自己打造了穩穩的退休後盾:

1. 安排年金險與長照險 :現金流與照護的保障

他們規劃了「終身型年金險」,確保每個月都有錢進來,基本生活開銷不用愁。也加了「長照險」,一旦需要長照時,就能領一筆錢或每月給付,可用來聘請看護或支付長照中心的費用都可以。不需等孩子資助,也避免成為子女的經濟壓力。

2. 意定監護制度:授權信任的「未來代理人」

陳伯伯找了一位熟識且信任的親戚,辦理了「意定監護」契約。意思是,在他還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的時候,就先指定好「如果哪天失智了、沒辦法自己處理事情時,就由這個人來幫他決定。」

舉個例子:如果突然生病送醫,要簽手術同意書,孩子又在國外,這時就由意定監護人來處理。法律上有授權,就不會卡住,否則親友想幫忙也沒權限。

意定監護是讓成年人在有行為能力時,可以自行指定信任的親友或專業人士,擔任未來的監護人。若將來失智或無行為能力時,由此人代為處理財務、醫療與生活大小事。

他們還設立了一筆安養信託 ,來搭配長照險的規劃,等於幫自己打造專屬的照護基金。當未來真的符合長照險的理賠條件時,保險公司的理賠金會進入安養信託帳戶中。之後再依照信託契約的約定,用來支付看護費,或是入住長照機構的相關費用。這樣的安排,不但能避免理賠金被亂動,也不怕忘記繳費或處理不及,確保照顧不中斷。

安養信託是專為高齡者設計的資產管理方式,將資產委託給信託銀行並約定使用條件,由專業團隊依照契約管理,避免資產遭濫用或誤用。

4. 預立遺囑 :讓財產分配更明確、更安心

最後,他們也去辦理了公證遺囑,把自己的想法和安排都寫得清清楚楚,包括房產、存款、投資等資產要怎麼分配。這樣一來,萬一哪天真的走了,也不會讓家人為了遺產起爭執,自己也能放心離開,安心交代。

提早準備,才是對自己與孩子最好的安排

陳伯伯和林阿姨的做法,不是因為不愛孩子,而是因為太愛孩子了。他們知道,孩子已經有自己的家庭與生活,不該再為了父母老後的事操煩。他們要的,是讓自己老後過得有尊嚴,也讓孩子可以放心。

靠制度、靠專業、靠事前準備,就是他們給自己、給家庭的最棒禮物。

退休生活,不是等老了才開始規劃,而是現在就該動手設計。

因為老後怎麼過,真的可以自己決定。

理財顧問傅丞瀚。 圖/理財好聲音
理財顧問傅丞瀚。 圖/理財好聲音

本文轉載自《理財好聲音》,原文為:老後不靠孩子,70歲夫妻靠4個制度工具,搞定安心退休計畫!

🍊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

更多新聞報導

安養信託 長照險 老後生活 預立遺囑

癌症以外的重病,也能入住安寧病房?醫:缺乏醫療、家屬疑慮是難題

眼睛刺痛找不出原因?醫揭「睫毛倒插」4症狀:嚴重恐角膜潰瘍傷視力!

延伸閱讀

別再吃錯!綠、金黃奇異果營養比一比:「5種人」吃錯恐呼吸困難

下雨後是飛蟻天堂!「1妙招」讓飛蟻全滅

2025兩款失智新藥來了!適用對象、是否納入健保?懶人包一次看

別等明顯失智才就醫!醫揭2方法判斷早期失智症與照護訣竅

相關文章

人過世後「搬進」墳墓或牌位裡?環保葬的靈魂能安息嗎?溝通師解謎

別再說放棄治療!醫揭 「拔管、放棄治療」2詞意義大不同:這樣做讓病人好走

百歲阿嬤教小朋友做紅龜粿!台北唯一「社區共好」據點打造老幼共融與傳承

為摯愛開刀清褥瘡「淚滴到傷口上」林靜芸勇救失智5年林芳郁:從最絕望時重生

從醫院院長變失智患者…林靜芸揭「快樂照護秘訣」:讓林芳郁仍記得我

比樹葬、海葬更酷!英國首創「珊瑚礁骨灰甕」,死後也能做環保

熱門文章

癌細胞的最愛!「1類飲料」喝多:2種癌症等著你

長照3.0明年上路!9月新增「4項服務」:外籍看護、交通接送...一次看

不抽菸為何得肺癌?全世界僅台灣有「1致命突變」醫直指背後原因

「喉嚨怪怪、聲音沙啞」竟不是感冒!醫:4大癌症都可能中標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