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人生下半場 ,發現最重要的關係,就是自己與自己。以前常和家人一起旅行,從國內到國外,從團體到自助,孩子從小到大總是最貼心的旅伴,我也是他心中吃好玩好的最佳導遊和旅伴,我們有很多共同的旅行回憶。他逐漸長大成人也預備離巢,朋友圈逐漸擴大,休閒方式也更有主見和多元性,對旅行旅伴的看待也有所不同。
變化沒有不好,無需感傷和惆悵
很多關係都是多變的,沒有誰可以一輩子陪著誰,只有誠實地面對內心、陪伴自己,把自己照顧好,就像棵樹,往下扎根,才能健全地往上冒出枝枒、開枝散葉,才有力量遮蔭別人。不要跟自己過不去,心轉,人就舒爽。
50+以上 的大人們多數是三明治世代,有高齡者要照顧,也有成長中的子女要教養,或是面臨空巢期的孤單,與其感慨無奈,不如勇敢以對。身心健康才是王道,一定要好好愛自己,不要愛上醫院。
如果不得已遇上了過不去的事,就用放空的意外之旅心情,沈澱一下吧!當做是難得的休息,正好停下匆忙的腳步;如果是照顧親人,煩心疲憊時,看看屋外景色,欣賞別人的百百款樣貌,這也是另類旅行。每次的啟程,都有它的意義,端看如何萃取對自己有用的成分。
我的旅行方式很多樣,除了平常在職場、家庭、社會的角色轉換,還有利用出差後下班後偷閒及假日的趴趴走,也思考另種旅行的意義。莫文蔚《當你老了》歌詞中寫著:「當你老了 頭髮白了 睡意昏沉 當你老了 走不動了 爐火旁打盹 回憶青春……」看到孩子的成長,也想起我83歲老媽的心情,我不希望她的餘生只是在電視機前打瞌睡,於是這幾年常常帶著阿母去旅行,年資累積近10年,也培養了和諧共處的默契。
我們開啟了生活的另一頁,很多人愛旅行,但願意帶著老父母去嗎?是辛苦多於開心?或是有一種新的可能?
一種共伴關係
好的旅行品質可以共創,學習跟老大人出門成為最佳遊伴,他們在當上父母、承擔家計前,也想盡情玩樂,也期待生活多采多姿,但承上啟下、扛下家庭及社會責任,人生之旅走到後段,還是能有火花及精彩,50+的我們跟隨他們年老的路程,也想開啟自己的腳步,所以不僅 帶媽媽去「旅行」,也是帶著媽媽去「玩」。老大人出遊要開心,最佳方案就是住好吃好,不急不趕,而且要打中老大人的心。
怕熱,就儘量待在涼爽的空間;不耐走,就以小黃代步;不想太累,就常停下來休息。我的老媽比較喜歡舒服行程,每次的住宿我會以雙人套房為必要考量,便於照顧而且有電視、冰箱,環境一定要乾淨舒爽,景觀好視野佳,儘量以多住幾天、不移動住處為考量。如果她不願意出門或想睡午覺,至少可以讓我安心出門走踏,又能放心讓她獨處,等我遊走歸來,帶個小吃美食,或是讓她在附近咖啡廳喝個下午茶,雙方都順心如意。
編輯推薦》帶7旬母出國玩38天!媽媽超滿足:小孩長大了真好:https://reurl.cc/rEXrGr
旅行可以無所不在
我的旅行不在他方,而是在地方;
我的美景不一定是風景,而是情景;
我的行腳不用到大自然,可以欣賞人的自然。
這是我一直以來抱持的心情,所以就算帶著老媽媽出門,也不太會覺得是羈絆,因為只要心靈自由,彼此都會自在。
無論到哪裡,我也喜歡帶老媽媽去逛菜市場,除了對她是記憶及回憶的串接,不會對過去失憶,對我而言,各地的菜市場都是庶民的美學場,也是生活的練習場,是讓人身心放鬆、自在安頓的所在,陪著老媽慢慢走、慢慢看,可以互動,一次購足,很有人味。
在旅行中生活,也在生活中旅行
一次又一次出門散心,原本長久皺眉厭世臉的母親,偶爾會出現笑容,她對出去玩會有盼望我們的相處多了緩衝空間,不至於因為長期照顧生活起居而緊繃,心也漸漸開朗。走過許多地方,也陸續記下陪伴媽媽的日子在粉專 #超in公主婆婆生活味 。其實不只是要記錄去哪裡旅行、看到的風景、說過的話,而是母女倆在爸爸過世後在一起的時光,我們成為彼此的女主角。
疫情前每年都自助帶著80歲的她出國二次,也常趁著工作之便帶媽媽出去走走,從高雄到台東,有時跑去台東,最常到台北,去看過花博,也去逛台中第二市場,生活中的旅行可以很輕鬆隨意,有時只是帶著她在附近的咖啡廳坐坐、搭捷運或輕軌去市區半日遊,花不了多少錢和時間,但換來老媽被重視的價值感。
旅行中常有人對我媽說:「女兒願意帶你出來玩,你很好命捏。」她的臉上看得出驕傲,有次老媽不知道又跟剛認識的人家在聊什麼,幾個年輕人將她當超酷老人,圍著她東問西問,看見她彷若公主般受歡迎,生命的尊貴感就是這樣吧!
玩透透的9撇步:帶長輩玩透透
1.善用公共設施的友善接駁服務
像是故宮南院針對不方便上接駁車的行動不便人士,另有無障礙接駁,就是坐開放式的高爾夫球車那種接駁車,經過至美橋直接到故宮南院館區。
2.睡得好才有體力玩
所以行程不要匆忙、不要趕,一切以慢慢來、安全為最高指導原則。通常市區的道路並不寬敞,某些地點人潮洶湧,可考慮以計程車代步,避免停車不易以致步行較遠,讓老大人體力過度耗損。
3.廁所是很重要的據點
要出發至每個地點、路經國道休息站或是加油站之前,一定先詢問老大人要不要去洗手間,如果願意可視需要穿著紙尿褲,或是至少帶著,若遇到塞車或如廁不便可應急,用餐或玩樂地點儘量選擇有坐式馬桶之處。
4.盛夏一定要避暑
尤其是戶外場所、海邊或鄉村,要撐傘或戴帽子,尤其是雨傘可以當支撐物,又可防曬。最好先尋覓適合遮蔭、納涼之處,如果老大人不願意久站或久走,咖啡廳或速食店是不錯的吹冷氣休息選擇,還要提醒老大人多補充水分。
5.住宿的飯店一定要確認是否有電梯或無障礙設施
衛浴設備(乾溼分離)也要依個人需求篩選,很多飯店停車位不夠,除了卸行李,也要讓老大人先下車到大廳,看顧行李和休息一兼二顧。
6.出去玩就是要開心吃
但要注意食物的新鮮度,尤其是海產類的,但也不要過度限制這個不能吃、那個可以吃,老大人能吃得下、願意吃就是福。
7.如果不方便到的餐廳或伴手禮店,可以預約、先排隊,或是代購
避免久等,又可以吃到當店美食,例如文化夜市的必吃美食很多,像人氣名店動輒排上一個小時,可以先去取號碼牌;有些美食可以帶回飯店給老大人吃;利用開店前去排隊買知名飲料店葡萄柚綠茶,省了時間又嚐鮮;有些名店上午去不用透過代購,就可以買到本店的當日限定款。
8.出發前提醒注意事項
先告知路線和一些地點,讓老大人先有心理準備,也有參與感。
9.備好隨身緊急聯絡事項小卡
像我阿母重聽又不識字,也無法接聽電話,所以將狀況寫在小卡上,還有我的聯絡電話,萬一走失了還能有跡可循。
《帶媽媽去旅行:幸福與夢想的背包客之旅》作者寫到:「在妳成為母親之前,也有充滿希望的明天和充滿期待的未來;而在妳成為母親之後,便放下自我,完全為老姊和我而活。我一方面覺得感謝,另一方面也悄悄覆上愧疚的情緒。過去總是繃緊神經努力熬過『今天』的老媽,真是辛苦妳了。」
就算相隔30歲的二代,大齡女與熟齡女的出走,一樣精彩可期!帶長輩去旅行,雖然勞累,雖然驚險,超越孝親的附加價值是,可以預習自己的年老出遊。
原來世界上有不少比「我」更重要的事。除了顧自己,也能創造與媽媽共同的回憶,重新認識我們的生命之源。
更多優質文章,請看粉專:愛自己,不阿雜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