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社會 擁有什麼樣的面貌?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於十年前出版的「2025無齡世代」一書中,預言了八個社會景象,分別是退休 終點線消失、高年級新鮮人重返職場、年金破產的挑戰、健保 難保高齡醫療品質、長照服務從機構走入社區、不只老人村,還會出現無人村、孤獨死悄悄來臨、銀髮產業創造商機。
這八個現象如今已一一應驗,預言神準。有什麼現象是之前未曾預料?陳亮恭直言:「少子化 的嚴重程度。」人口高齡化發展可以預期,但新出生人口增加速度在新冠疫情後嚴重停滯,不只台灣,全球出生率都下降,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皆然,人口減少嚴重影響社會勞動力分配,對未來影響深遠。
AI 徹底改變工作方式
龍年是在傳統被稱為生育大年,但推估去年全台出生人數最多僅十三點四萬人,低於前年的十三點五萬人,更低於前兩年,即虎年的十三點八萬人,龍年效應完全消失。少子化難以避免,現在「沒有一個行業不缺人」,缺工是各行各業的普遍現象。
新冠疫情雖然過去,但人類的工作和生活型態改變。智慧化革命帶來的「工業4.0」尚未全面轉型,還是需要大量人力完成工作,但人力變少,如何因應?各行各業都應該重新思考。
在此同時,人工智能(AI)的發展全面改變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腦強大,但GPT-4等AI模型的知識量超越人腦的程度已難以數計。陳亮恭說,大家普遍同意AI不會取代人類,但人人都要學會使用,不會AI的人會被淘汰。AI徹底改變工作進行的方式,包括服務業和醫療等流程都因此改變,「去中心化」的服務模式成為必然。
醫療服務 更加去中心化
今年也是全民健保開辦卅年,人口高齡化加上科技進步,健保承擔極大財務壓力,但政府已強調這兩年都不會調漲保費,限縮給付項目或增加自費支出難以避免,台灣健保除了價格低廉,更以快速、效率高超著稱,但人力缺乏,醫療體系將難以維持如今的運轉速度。
陳亮恭表示,不能再以傳統加人加錢的方式解決問題,未來只有在少數必要的情況,才需要住院,就像現在多數化療已在門診進行、日間手術與治療比率增加,醫療流程將再被拆解,住院不是唯一選擇,遠距醫療、日間照顧、居家住院等勢必因應需求而進一步發展,再加上穿戴式裝置發展與AI協作,都使醫療服務更加去中心化。
工業4.0 服務破壞式創新
「人機協作」即將發生於不遠的未來,人類與智慧型機器或電腦協同工作已成生活的一部分,電動車與自動駕駛的發展即是一例,待服務型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出現,醫療與照顧即正式進入「工業4.0」,特色是人力需求大幅下降,服務模式變革走向破壞式的創新。
陳亮恭預見,未來人類愈來愈少,人類往都會區集中,但彼此難得見上一面,如同國際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多年前預言,未來的世界是一個人的世界。大家透過網路互動,實體接觸淡漠,如何處理孤獨感更是重要議題。
最近歐美研究發現,新世代青壯年逐漸不太仰賴實體的人際關係,但促進個人生活健康更徹底,整體健康狀況提升,所謂人際關係與社會連結,未來都要加計虛擬數位世界的元素。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