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阿公阿嬤在旅遊中感受快樂、不留遺憾!多扶旅遊陳俞凡:想帶更多長輩出來玩
我們希望來的老人家不是蜻蜓點水式走馬看花,而是能真正地去體會旅遊的閒適與快樂。」陳俞帆提到,在他們的規劃中,最重要也最難被評量的是「陪伴」,透過細心與體貼的旅遊照顧,他們幾乎能不小心地去碰觸到老人家的內心。
「我以為帶阿公阿嬤來大甲媽祖遶境,他們會開心才是。沒想到,他們的臉一直很沈重,直到鑽轎底,一切才出現像戲劇化的轉變......」
陳俞帆説,也許是自己的人生有所遺憾,當她決定踏進銀髮旅遊產業時,是希望能讓臺灣阿公阿嬤人生的最後幾年,沒有遺憾。
「我的外公外婆都九十多歲了,我們很想要帶他們一起出來玩,但考量老人家出遊有種種不便,因此計畫拖了很久,好不容易才成功讓他們出來旅行。旅行後沒多久,外公就去世了。」
「我心裡一面想:幸好有帶他們出來玩,另一個念頭又想:應該早一點帶他們出來玩。」
觸碰老人家的內心,靠得是有品質的陪伴
自己與家人的生命經驗,再加上天生善良,年輕的陳俞帆很「賣力」地穿梭在各個銀髮旅遊行程裡,舉凡旅遊規劃、行前溝通、旅遊場勘、活動帶領......每每汗流浹背,說到喉嚨都快啞掉,這些繁複需要溝通的工作,從此充滿了陳俞帆的生活。但她仍覺得做得不夠,她想讓更多臺灣的阿公阿嬤出來玩,她以在多扶長年的經驗,得到一個小小的結論:唯有快樂,才是抵禦衰弱鬱悶的最佳良藥。
「我們的旅行團(多扶)跟其他的旅行不同,在在處處,顧慮的是老人家的體力與『心情』,我們希望來的老人家不是蜻蜓點水式走馬看花,而是能真正地去體會旅遊的閒適與快樂。」陳俞帆提到,在他們的規劃中,最重要也最難被評量的是「陪伴」,透過細心與體貼的旅遊照顧,他們幾乎能不小心地去碰觸到老人家的內心。
「對此,我很感恩。」陳俞帆感性的說。
阿嬤鑽轎底,向媽祖說出多年心願
「記得有一年,我們帶著篤信媽祖的阿公阿嬤們,要去大甲跟著媽祖遶境,一開始很多人都不看好我們-『他們坐輪椅耶』怎麼可能?你們為什麼要找麻煩?要帶長者加上行動不便,與高齡,過程中當然遇到很多的挫折。
可是,最挫折的不是這些,而是阿公阿嬤看起來沒有很開心......」
怎麼會這樣呢?因為旅行也是會累的,加上跟著遶境,對於體力孱弱的長者們的負擔也不輕,阿公阿嬤的「臉色」當然沒辦法很好看,可是為什麼多扶還是堅持要做下去呢?直到「鑽轎底」,阿公阿嬤才開始變得不一樣。
「有一位阿嬤在鑽轎底時哭了。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儀式,可是對長者而言,象徵的意義完全不同。阿嬤對我們說:『媽祖的轎子經過我時,我想起了我的小兒子,他27歲那年失蹤了,我跟媽祖說,我好想他,他過得好嗎......』阿嬤的眉頭鬆了,因為她心中最大的掛念,終於可以說出來了。」
「後來阿嬤對我們變得好友善,接下來的行程,你能看到阿嬤好開心,我們也覺得很欣慰。生命需要一個出口,尤其對於行動不便者、老人家們,他們似乎總先被定義,要出來玩=不可能。生命沒有不可能,無論在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需要被愛、被理解、被關懷,將不可能翻轉成可能,就是我們在做的事。」
拿掉爸爸的鼻胃管,吃多慢都沒關係
陳俞帆最後再分享一個故事:「曾經有一位先生帶著住在安養機構的爸爸出來玩,爸爸的身體不佳,長期使用鼻胃管,但經過評估後,發現爸爸其實是可以吃流質食物的。
於是我們跟餐廳商量,將爸爸的食物打成流質狀,在接下來的一小時裡,就看到他很有耐心地餵著爸爸吃東西,而他自己的餐點完全沒有動。」
我覺得這是一幅很美的畫面,因為他的臉上始終掛著笑容,這是他們難得的共食時光。
這位先生很愛他的爸爸,卻因為許多不得已,只能將爸爸送到安養機構;他趁這一個難得的機會,慢慢地、細心地表達他對爸爸的孝順:吃多慢、吃多久沒關係啊,爸爸喜歡吃東西,要讓爸爸真的可以『吃』。」
老人家世態炎涼經歷多,人生走到最後,卻不能得償所終......生命一定要有那麼多的遺憾嗎?陳俞帆不這麼想,事在人為,我們可以試著去尊敬一切的發生;但不管人生有多少悲歡離合,最後一局,我們要用歡笑來結尾。
本文轉載自《愛長照》,原文為:「人生最後,不留遺憾!」帶阿公阿嬤遊臺灣,我們想得都一樣-專訪多扶旅遊陳俞帆
【橘世代課程】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https://bit.ly/44stv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