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照顧失智病人壓力大!專家建議:加入社群交流陪伴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認為,家屬有必要協助外籍看護成長,越有照顧能力,越能成為失智症照顧上的好夥伴。 圖/freepik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認為,家屬有必要協助外籍看護成長,越有照顧能力,越能成為失智症照顧上的好夥伴。 圖/freepik

「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我們很久以前就有這種給外籍看護 的手冊,但總是無法提升服務,因為手冊是死的,要有人去活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 中心主任劉建良表示,這幾年他在診間看見失智症照顧者 的身心壓力,失智症中心於是做了照顧者及家屬的支持團體,但有個族群他一直放在心上卻不知如何幫助他們:外籍看護。

不少失智長輩由看護陪病,有的看護聽不懂中文也不會說,有的不認識失智症,即便有經驗的看護,可能也身心壓力過大需要協助。

於是失智症中心找了One-Forty,調查印尼看護的失智照顧困難,針對此製作手冊之外,還有影片入門、工作坊引導、線上社群陪伴,為了讓雇主知道印尼看護學了什麼,手冊還有給雇主的中文版本。

劉建良笑說,之前他也給過手冊,可是手冊就算是以印尼文書寫,也有可能解讀錯誤。

例如這次的「失智症照護手冊」中,提供了五個與失智症者的互動技巧「STEEP」,分別是微笑(Smile)、謝謝(Thanks)、眼神接觸(Eye contact)、擁抱當下(Embracing the moment)和耐心(Patience),印尼看護在看過手冊、用過這些技巧後,會在工作坊問他:「五個STEEP都做了卻沒有效,怎麼辦?」

劉建良就會解釋,問題不在技巧有沒有用,而在有沒有用到精髓,他舉了幾個使用情境及應對方式讓看護理解,但他也知道,照顧的情境與細節太多,他請印尼看護加入社群,在社群中相互討論、分享經驗,一起面對棘手的困難,彼此陪伴。

手冊只能提供照顧原則,照顧者真正的學習來自現場的反思調整、來自從同為照顧者的同儕相互學習。

劉建良也提醒家屬,花一些資源和時間協助外籍看護成長是必要的,當他被培養得愈好,愈有照顧能力,成為失智症照顧上的好夥伴。

│更多精選推薦↓↓

【橘世代課程】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https://bit.ly/44stv2z

更多新聞報導

照顧者 失智照護 失智症 外籍看護 身心健康

2成失智患者由外籍移工照顧 這3大難題不可忽視

不願忘記另一半!見失智爺「寫下奶奶名字」貼床頭 他從移工教育跨足失智照顧

延伸閱讀

「失智友善城市」票選新北奪冠!打造防護網、助失智市民快樂安老

阿里山公路新亮點!嘉義首間「失智症照顧基地」落成,協助長輩在地老化

「想當年」竟能延緩失智退化?認識「懷舊治療」的強大功效!

「巴氏量表」放寬資格3族群受惠!申請外籍看護資格立刻看

相關文章

中年失業才做居服?長照「老老照顧」陷人力危機

同社區兩位高齡長輩,一個開心旅遊一個疲憊抱怨…關鍵差在「這5件事」

長照需求大增!「這縣市」免費培訓照服員就近考證照

【獨家開箱】環保葬植存vs樹葬差異?實際流程、費用一次看懂

簽好「放棄急救」≠安詳善終?「病人自主」3件事缺一不可!

失智症患者為何常在水域尋獲?1致命原因曝光,專家揭3大預防走失關鍵

熱門文章

眼科醫師都不做近視雷射?背後5大真相近視族必知

桃機隱藏貴賓室,0元就能享受!2025桃機貴賓室懶人包,出國別錯過

從頭髮看出你的壽命!醫揭「1線索」:全身細胞都老化

手槍打太多會變小?醫揭4方法重振雄風:視覺很有感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