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老後只能等著被照顧?什麼是「理想老後」?即使變老仍可以做喜歡的事情!

在雲林,許多年輕時務農的長輩到了七、八十歲仍然定時到田裡種菜,維持穩定的生活節奏及身體勞動。 示意圖/freepik
在雲林,許多年輕時務農的長輩到了七、八十歲仍然定時到田裡種菜,維持穩定的生活節奏及身體勞動。 示意圖/freepik

從事高齡長照工作二十幾年的人,對自己老後獨居的圖像是什麼?

長泰老學堂執行長林金立說,生活還能自理時,他會去日間照顧中心,那個日照理想模樣是旁邊是食堂、咖啡館、起居空間,他會在那裡吃三餐,活動有興趣就加入,沒興趣就自主決定要做什麼。生活無法自理去住機構前,也會和機構約定好照顧計畫。

推廣「自立支援照顧」多年的林金立認為,好的老後生活 就是,每個人有自己理想生活圖像,長照系統及專業人員看見這心情和意願,用專業幫助他過想過的生活。

現在很多人將「成功老化 」定義為喜歡參與社會活動,「不對不對」,林金立舉例,「當一個人年輕時是宅男,老了也是宅男啊」,成功老化應該是即便老了,也能維持原本的、舒服的生活模式。

像是在雲林,許多年輕時務農的長輩到了七、八十歲仍然定時到田裡種菜,維持穩定的生活節奏及身體勞動,孩子回鄉時還可以到「阿嬤的田裡」摘菜,也是許多農村阿嬤的理想老後。

如今獨居老人 樣貌已與過去不同。林金立認識的長者,多數跳脫被安排、被照顧的角色,許多人雖然獨居卻有很多朋友,很會用手機和朋友家人聯繫,未來的老人家將更自主、有想法,我們的照顧系統也要與時俱進。

│更多精選推薦↓↓↓

更多新聞報導

老後生活 老化 獨居老人 長照機構

手腳總是冷吱吱?「9大爆汗系食物」加溫有感、秒變「行走暖爐」!

雲林「社區安全守護站」不只關懷弱勢族群,連獨居老人都一起顧!

延伸閱讀

獨居不孤單!基隆「老來伴計畫」讓陪伴員把愛送進家裡去

「政策永遠趕不上老化」基隆社會處前處長:基隆的老化速度比想像中快太多...

放眼望去不是階梯就是狹窄巷弄,卻是基隆獨居老人的唯一道路...

基隆「孤老危機」巷弄彎曲、狹小斜坡還有困在階梯上的阿嬤...但為什麼他們卻仍離不開基隆?

相關文章

為保命而插管,卻帶來「長長的痛苦」…醫一句「可移除鼻胃管」讓失智長輩感動落淚

人過世後「搬進」墳墓或牌位裡?環保葬的靈魂能安息嗎?溝通師解謎

別再說放棄治療!醫揭 「拔管、放棄治療」2詞意義大不同:這樣做讓病人好走

百歲阿嬤教小朋友做紅龜粿!台北唯一「社區共好」據點打造老幼共融與傳承

為摯愛開刀清褥瘡「淚滴到傷口上」林靜芸勇救失智5年林芳郁:從最絕望時重生

從醫院院長變失智患者…林靜芸揭「快樂照護秘訣」:讓林芳郁仍記得我

熱門文章

癌細胞的最愛!「1類飲料」喝多:2種癌症等著你

桃園機場免費隱藏設施解密:候機不無聊,還能洗澡、按摩、健身、看電影!

不抽菸為何得肺癌?全世界僅台灣有「1致命突變」醫直指背後原因

長照3.0明年上路!9月新增「4項服務」:外籍看護、交通接送...一次看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