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善良者最大的惡意就是—「不懂別人這樣做是情分,不這樣做是本分。」
不要讓你的善良 被當作軟弱可欺
01
為什麼善良的人會被人欺負?因為人們覺得欺負善良的人要付出的代價很小,善良的人往往不會對他人正面回擊或是惡語相向。
我有個親戚是心地善良的人,待人接物也很大方,從不計較得失,即使別人對她不好也從不記仇,總是很友善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大家也都清楚她的為人,可他們並沒有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她,跟她說話的時候從不客氣,遇事就理所當然地找她幫忙,沒有幫好還會對她諷刺一通。
她說話做事總是特別顧及別人的顏面,有委屈也不會直說,但越是這樣,其他人對她越不尊重。就是因為她從不發脾氣,其他人便肆無忌憚,他們知道對她說幾句狠話她也不會發火,她是個即使生氣也只會自己消化的人。
人性是有自私和趨利避害的一面的,有的人發現你很善良,就會表現出這一面,你退一尺, 他們就進一丈。既然你是一個好說話的人,他們就利用你的心軟,達到自己的一些目的,甚至有可能都沒有什麼目的,也沒有利益,就是想在你身上玩這套把戲。
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國外有位老婦人,她心地善良,每天都有一群孩子在她家門口玩耍。她很喜歡這群可愛的孩子們,於是她每天都會給他們每人一個硬幣,讓他們拿去買零食,孩子們便更愛來她家門口玩了。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忽然有一天,老婦人不再給孩子們錢了,孩子們很生氣,竟然跑去質問這位老婦人為什麼不再給他們錢,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老婦人的家門口。
這群孩子接受了老婦人的錢,一開始肯定很感激,但是當他們習以為常之後,就會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了。
這群孩子收到了陌生人善意贈予的零用錢,卻把從別人那裡得到錢視作理所當然。很可惜,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一群小孩子身上。其實,我們身邊類似的情況也不少。
人們對善良者最大的惡意就是不懂得別人這樣做是情分,不這樣做是本分。在家人、朋友、伴侶的關係裡是這樣,在陌生人那裡也是這樣。對於善良者而言,出於好意幫助別人也要有分寸感,否則很容易被當成濫好人,最後不僅沒人感謝你,還會有人找你的麻煩。
02
朋友找你借錢,明明自己的手頭也不寬裕,但是拒絕的話就是說不出口,只好答應借,之後又不好意思去張嘴要,只能眼看著借錢變成了送錢。好不容易出國旅遊,需要帶的東西很多,但同學要你幫忙代購,你又同意了,只好拖著笨重的行李箱到處買東西。明明週末想在家好好休息,但同事打來電話叫你出去,礙於面子你不得不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參加那些不感興趣的飯局。
我們都很熟悉這樣的場景,更熟悉因此而來的苦惱。你想要擺脫「濫好人」這個標籤,但又不能和對方直說,怕傷了和氣,難道就要這樣一直委屈自己嗎?這時,就需要運用人際交往中的一些方法:碰到自己幫不上忙時,盡量委婉地拒絕對方,不讓對方感到難受,可以適當地給一些建議,但不要直接插手。請你記得,是否選擇幫忙是你的自由,你幫不上忙也不是你的過錯,不必在心裡自責,甚至感到羞愧。總是委屈自己,只為了成全別人,這樣的善良其實是某種意義上的懦弱。
你要善良,但也要帶點鋒芒,善良不可以變成被人利用的工具。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會遇到這樣一種人,他們與人為善,但碰到不公時會提出來,遇到問題時會據理力爭,不會有人欺負他們,他們的原則也並沒有因為善良而被一再打破。
不敢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是在擔心自己會讓別人受到傷害,可事實上,很多人感受不到你的用心。沒有善良的聰明只是狡詐,沒有聰明的善良只是愚蠢。
習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你一旦接受了自己的容忍和退讓,「濫好人」的標籤就貼在了你的身上,當你再去反抗時,所有人都只會覺得你變得不近人情,其實是你慣壞了身邊的這些人。
學會堅定內心,不再為了取悅他人而難為自己,不方便幫忙的事情直接拒絕,有人想要欺負你馬上反抗,不再過分地以低姿態面對他人。這樣,你會比原來更能感受到來自世界的善意。
本文摘自《別因為敏感,讓心被委屈填滿:熬過孤獨的人才配說未來可期》,由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