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長輩「送機構是不孝」?打破迷思 3大重點必知

再過三年,台灣將正式邁入「超高齡 社會」,高齡人口變多,長照 服務機構應運而生,但傳統觀念認為子女若將長輩送進長照機構 、療養院就是不孝順,專家指出,「子女、長輩心態皆需隨時代調整,孝順是從日常相處經營,送長照機構僅是照顧長輩的一種策略」。

圖/freepik

圖/freepik

照顧長輩「一人擔」 恐壓垮照顧者

喜大人長者關懷協會執行長陳冠名指出,早期如果家中長輩需要照顧,通常是兄弟姐妹一同開會,開完會把沒工作或是已退休的家人,負擔起照顧長輩的責任,其他則是負責出錢就好,「但當沒有尋求政府資源或外部專業協助,將照顧責任壓在其中一人身上的時候,是很不公平的。」

他表示,而且會讓照顧者疲乏程度遽增,因此,首先務必盤點目前能使用的政府資源有哪些?像是長照2.0政策,是否足夠解決家庭照顧問題?如果真的不行,再尋求照顧密度高的外籍看護,或24小時長照機構,他強調,其實在進入機構前,照顧長輩上仍有很多選項。

他提到,很多子女表示長輩以為機構都是24小時,一聽到要送去很反彈,所以機構服務透明化很重要,必須讓長者充分知悉,日照機構有哪些服務?服務過程如何?建議循序漸進從日照機構再進入24小時的專業照護。陳冠名表示,尋求外部機構端服務的好處有3個。

好處1:有同儕陪伴

在日常照顧協助,從吃飯、上廁所、上課等照顧,失智長者會安排認知課程,並且和同儕一起有共同話題聊天,心情會比較愉悅。

好處2:生活節奏明確

相較請外籍看護,進入機構,長輩的生活節奏更明確,白天出門、晚上回家,生活變化有轉換。

好處3:空間上的轉換

其實若長期空間沒轉換,對長輩來說會衰退更快。

打破不孝迷思 最佳照護品質為優先

他指出,如果長輩失智,經常會喪失短期記憶,心情會變得煩悶,在家容易跟看護起衝突,進入機構會有一道隱藏的秩序,時間到跟著大家一起吃飯,可帶領失智長輩一起做每件事,加上作息重新調整跟家人一致,子女照顧起來也不會有這麼大的負擔。

最後,他提醒,子女心態也要調整,並非送去機構就是不孝順,孝順這事情平常就要經營,不會因單純做送機構就被說不孝,畢竟送去已是不得已,代表長輩已退化到一定程度,家裡照顧能量難以負荷。相反地,「把長輩放在家照顧的子女就一定孝順嗎?其實沒有」他堅定地說。

│【橘煩惱】系列文章↓↓↓

延伸閱讀

最新「疫調系統」上路!五張圖看懂確診後如何自主回報

牛奶控必推!彰化溪湖糖廠:夾心餅乾、6色霜淇淋吃一口秒飛北海道

苗栗「棗冰趣」!桐花下品嚐特色雪花冰、茶葉蛋

回歸「時節」養生之道,春天必吃排毒五蔬果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FB留言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