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她說,我要看你的手機。」一個男生坐在我對面,模仿女友的語氣:「然後手就伸過來,要我把手機解鎖給她看。」
「咦,你真的給她看了嗎?」我驚訝地問。
「我如果說不要,她會大吵大鬧整個晚上啊!說我一定是心裡有鬼,不然為什麼不敢給她看。說實話我又沒怎麼樣,不如早點給她也比較乾脆,只是心裡不爽就是了。」
「然後她查完滿意了,還會白我一眼:『我會這樣還不是因為太愛你。』」他聳聳肩,滿眼盡是疲憊和厭倦。
故事二:
「他跟我說,他跟他老婆只剩下小孩和責任,跟我才是愛情 。」純情女孩最近才抓包,殷勤追求他的男子原來早有了家庭,連小孩都上小學了。
她怒不可遏地跟對方攤牌,對方卻苦苦哀求她不要走,還說了言情小說才有的台詞:「我對妳才是真愛,我只是在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
「我雖然隱隱約約覺得不對,卻又對他心軟,不知不覺兩年就這樣過去了。」她無奈地說道:「這兩年來,我一直洗腦自己,也許這也是『愛情』的一種形式?我開始也不相信婚姻 能保障什麼,只想著活在當下就好。」
故事三:
「我在想,或許那也是他愛人的方式,只是我不習慣而已?」女孩剛跟新認識的男友交往,卻發現男友疑心病非常重。
她跟男友說周末去看了畫展,正想分享自己的心情,男友卻只是問一句:「有人跟妳去嗎?」「有啊!」「誰?」「以前大學的同學…」「男的女的?」「女的啦!」她煩躁地說道。
女孩有點被惹毛,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有次她跟男友說她要去淡水騎腳踏車,還興致勃勃地帶了自拍腳架好拍照。結果男友看到她在臉書打卡,第一時間私訊質問:「妳不是說妳自己去嗎?誰幫妳拍的照?」
她崩潰,覺得男友太沒安全感 ,也不信任她,但男友不承認。吵了幾次以後,男友才勉強說了一句:「還不是因為我很在乎妳。」
「我就在想,或許這就是他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吧?也許之後我證明給他看,慢慢就會好了,或者我應該試著習慣?」女孩低頭撫著自己的裙擺,無可奈何地說道。
以愛之名的剝削:「我會這樣,還不是因為太愛你」
在做感情諮詢的時候,我常會聽到這樣的故事──對方聲稱那是一種愛,久而久之,當事人也洗腦自己「這也是一種愛,只是我還不明白」。
於是,控制也是一種愛、讓你當小三也是一種愛(而且聲稱你是「靈魂伴侶」,比有名無實的婚姻還更高級哦!);就算你再也無法自圓其說下去了,還可以告訴自己「這也是他愛人的方式,只是我不習慣而已。」
我不曉得那能不能算是一種「愛」,但我很確定,以「愛」的名義要求對方無條件地承擔,本身已經是一種關係的「軟性暴力」。在「軟性暴力」之下,我們很容易一步步地退讓底線,直到關係面目全非。因為,我們骨子裡都太希望自己被愛,也希望我們愛的人,是真的「愛」我們,而不是想「控制」我們。
我們太容易在這種情況下自圓其說,也太容易為對方找理由,不希望他其實是「不對的人」、是「控制狂」──更何況,他們平常看起來的確不太像,因為他對我們付出的時候也是鞠躬盡瘁。只不過我們也別忘了,在需要的時候,他們也會拿「我平常對你那麼好」,來當作你繼續忍受他的「軟性暴力」的理由。
我說,其實關係本不該由「付出」與「忍受」組成,一碼歸一碼:他對你好,可以感謝,但不開心的時候,還是可以拒絕。沒有人應該拿「我平常對你很好」交換你的忍耐,或是「我還不是因為太愛你」當理由,忍受他給的不舒服。
我們要學會在要設立自己的底線:別人過度的不安全感,請還給對方承擔;以愛之名強加不合理的對待,請不要再洗腦自己「他是因為很愛我」。
真正的愛,是希望你快樂,希望你過得好,而不是犧牲你而成全他的快樂──這是「愛」與「軟性暴力」最大的不同。
本文轉載自《愛心理》,原文為:以愛之名的剝削:「我會這樣,還不是因為太愛你」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