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放過自己的正向練習/體貼應該出自「我想這麼做」,而不是為了「討好對方」

圖/freepik
圖/freepik

身為心理諮商師的根本裕幸認為,一個人若長期無法肯定自己,便不容易說出意見,導致在工作、家庭或人際中隨波逐流。他也強調:「不要把心力花在無法改變的過去,及他人的想法上。」因為「你就是你」,做好自己最重要!《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的100個正向練習》精彩試閱: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能夠自主選擇「是否要體貼他人」,所以「感知力」,就會成為強大的助力。

在某個場合,他們判斷「現在這個狀況不要強出頭」,便選擇配合對方;在別的場合,他們覺得「雖然明白對方要什麼,但現在不想這麼做」,所以聽從自己的心意,一切依自我意願來做選擇。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更有能力「給予」,即使他們為別人付出,也不會讓對方感到負擔。因為他們知道這麼做「自己會開心」,而不是為了「討好對方」。

即使對方的反應不如預期,甚至沒有任何回報,他們也能很快釋懷,安慰自己並認為「這次就算了」。他們的人生態度積極且不拖泥帶水,也知道「是自己願意做那些事」,所以不會一直耿耿於懷。

以「他人」為中心的人,會將自己的感知力放在補足他人,及周遭環境的不足及缺陷上,甚至誤以為「全力幫助別人才是自己的存在價值」。

但是,當我們以自己的心情為優先,久而久之,就會發現周遭的人其實也在配合自己的行動。

這會讓我們更容易發現他人所擁有的優點及魅力,隨著接觸的機會增加,也能更加信任對方,活得更輕鬆自在。

如果一個人能依自己內心的狀態,來決定是否要「給予」,就能得到越來越多的自由。所有的體貼都是出自「我想這麼做」,「能敏銳感知現場氣氛」、「能理解他人心情」的感知力,就會成為優勢,幫助發揮最大的潛能。

擁有良好的自我肯定感,和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就能讓「感知力」成為你的魅力之一。

你有能力自行決定,是否要配合他人。

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的100個正向練習 圖/聯經出版
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的100個正向練習 圖/聯經出版

本文摘自《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的100個正向練習》,聯經出版

更多新聞報導

聯經出版

聯經出版公司創立於1974年5月4日,為聯合報系關係企業之一。 以各類型優質內容為出版方向,至今已累計出版六千餘種圖書, 涵蓋範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中外文學、藝術、語言學習、商業趨勢、生活保健、心 理勵志、旅遊、飲食、兒童讀物等。

「忙裡偷閒」人生的道路才能走得更遠更輕鬆!

遠離癌症先吃對食物!「10大防癌食物排行榜」大幅降低罹癌風險

延伸閱讀

趁便宜出國玩 哪國匯率最划算?注意事項一次看

雲海、楓葉...苗栗「馬拉邦山」親民百岳新手也好入門!

肛門莫名癢?恐是「隱性痔瘡」作祟!醫揭「7原因」別只當小問題

咳嗽、打噴嚏就骨折?!注意「骨質疏鬆」2大徵兆

相關文章

40歲後無力感倍增…想擺脫中年危機,先放下「努力就會成功」的迷思

他對我是認真的?「3問題」看出他是否真心相待

過年婆媳不卡關!聰明媳婦分享10個幸福撇步,回婆家開心團聚無負擔

婚後生活像兩份工作?陪另一半更心累,檢查「情緒勞動」是否已過量?

兒子養家太辛苦,婆婆竟要求媳婦家用AA制!媳婦「用這招」完美反擊

即使年紀大了,仍無法釋懷父母的傷害!如何原諒?專家揭修復親情3種樣貌

熱門文章

符合「這些資格」免繳健保費!健保費補助條件、金額 懶人包一次看

20年不上班,資產竟然變多?他靠「買後不理」提早退休:還賺到健康

春節長假遇上病毒潮!醫建議備有「5類藥品」:假期安心無憂

養生村住不下去!退休教授夫婦試住一個月竟逃回家…高齡友善宅怎麼找?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