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國家憂鬱症 盛行率以45到64歲最高,但台灣憂鬱症或自殺盛行率都是65歲以上居冠。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吳其炘指出,這是部分亞洲國家特有現象,憂鬱症患者得到衰弱症機率是一般人的2.6到2.9倍,死亡率是一般人的2到3倍,有必要及早積極治療。台灣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65歲以上,但國衛院調查發現,50歲以上憂鬱症患者每3人僅1人尋求醫師治療,每10人僅1人獲得有效治療,研判最大瓶頸可能是「就醫率過低」。
吳其炘研究團隊從「台灣中老年 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2015年訪問之7576位50歲以上長者,從中找到1253人符合憂鬱症定義(經「短版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抑鬱量表(CES-D)」評估符合,或2015年健保就醫紀錄曾被診斷憂鬱症),推估50歲以上台灣人憂鬱症盛行率大約是16%。
深入分析這1253人資料發現,雖有高達87%認為台灣就醫便利(30分鐘內可到達醫療院所),卻只有27%曾經尋求憂鬱症醫療,最終僅11%獲得讓憂鬱症狀消失的有效治療(CES-D得分小於10分定義為無憂鬱症狀);但若以有就醫的27%去看,相當於1/3就醫者獲得有效治療,成效不輸歐美。本研究今年6月發表於國際期刊《Lancet Regi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
吳其炘表示,歐美日等高收入國家,憂鬱症就醫率都超過4成,台灣就醫率明顯偏低,可能是對憂鬱症認知不足、不清楚憂鬱症需要治療,或是擔心污名化,可透過「提升精神健康識能」,幫助患者及早察覺自身症狀、尋求醫療協助。
吳其炘表示,憂鬱症和心情不好的最大差別在於「症狀持續2周以上且影響生活」。常見症狀包括心情低落、沒胃口或暴食,睡眠障礙、無精打采、疲倦、負面想法、難以專心,甚至有自殺意念。有憂鬱症的人發生衰弱症的機會是一般人的2.6到2.9倍、死亡率是一般人2到3倍,也容易出現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塞等其他共病。
吳其炘指出,研究發現「中高齡、女性、收入低、身體狀況不好」得到憂鬱症機率高於一般人,是憂鬱症防治的重點對象。會增加就醫率的因素包括「女性、高教育程度、退休無業、有運動習慣、有參加社會團體、有社交休閒活動」,「喪偶、離婚、分居、未婚、飲酒習慣」則是未就醫危險因子,顯示可透過增加社會支持來提升50歲以上的憂鬱症就醫率。
為何有2/3的憂鬱症就醫者並未獲得有效治療?吳其炘表示,近年身心科診所和心理諮商服務據點增加,有助提高可近性、降低自費門檻,包括經顱電刺激等新式療法也愈來愈普及,但通常有20到30%憂鬱症是屬於難治型,症狀可能稍有改善,但沒有完全消失。如果不是難治型,症狀通常可在1到2個月內緩解,但高危險、易再發個案的治療追蹤須需持續到3至4個月以上,以減少復發。
研究指出,台灣精神醫療 人力密度仍不如高收入國家,每10萬人口只有7名精神科醫師,在鄉村地區更低。然而,這篇研究調查的是50歲以上憂鬱症患者對於「整體醫療便利性」的看法,結果很可能高估了精神醫療的可近性。另外,這篇研究無法確認憂鬱症患者接受的治療是否按照國際治療準則,也沒有探討多少憂鬱症患者接受了心理治療。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