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男性做家事有助身心健康、降低自殺率!9項建議家事項目

最新研究發現,若男性「投入時間」在照護子女、家務事上,有助於身心健康,也降低自殺率。 圖╱123RF
最新研究發現,若男性「投入時間」在照護子女、家務事上,有助於身心健康,也降低自殺率。 圖╱123RF

●男性賺錢養家壓力大,自殺率高於女性

●親子一起做家事 促進三方感情

●家的歸屬感 讓男性更有韌性,豐富生活意義

傳統「男主外,女主內」觀念,男性總扛著賺錢養家壓力,導致自殺率高於女性。隨著家庭性別角色 分工逐步調整,最新研究發現,若男性「投入時間」在照護子女、家務事上,有助於身心健康,也降低自殺率。兒福聯盟認為,除了爸媽共同分擔家務,親子一起做家事,更能創造三方利多。

韓日男性做家務 明顯偏少

陽明交通大學教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身心醫學科主任陳映燁,與美國、香港學者合作研究,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資料,分析20個國家的男性投入家庭照顧及失業、自殺率間關係,並發表於《社會精神病學和精神病學流行病學》期刊。

研究指出,男性花費在照顧、接送小孩、採買等家務事的時間,南韓、日本等國男性投注時間較少,平均每日男性花費半小時,但女性卻是3小時;西班牙、挪威等國家,男性每天平均花1個半小時,女性約花2個多小時做家事。男性自殺率比較,韓國、日本每十萬人40人左右,西班牙、挪威等男性每十萬人小於20人,明顯較低。

家事建議項目。
 資料來源╱主計處
家事建議項目。 資料來源╱主計處

男性一旦失業 重大打擊

陳映燁探究原因說,過去男性的角色多侷限在賺錢養家,若失去工作變成重大打擊,頓失社會地位及收入。但如果男性投入家務,可讓性別角色「多元化」,不侷限在外拚搏的陽剛角色,也能照護子女、父母等,家的歸屬感會讓男性更強大、更有韌性,能豐富生活意義、促進家庭凝聚,拓展生活視野與彈性。

家務分工 台灣仍傳統

根據台灣2019年主計處資料,男女無酬家庭照顧所費時間,35至44歲婦女每日平均花4.2小時做無償家庭工作,是同年齡男性的3倍,顯現台灣對於家務分工仍有明顯性別刻板態度。陳映燁提醒,過於涇渭分明的性別界線有礙身心健康,恐造成女性過勞,應鼓勵男性投入家務,例如幫寶寶換尿布、陪孩子上課、與青少年聊心事等。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過去男性鮮少接觸家務,甚至有人「一輩子沒煮過菜」,礙於傳統觀念,男性若退回家庭,恐不被家人支持或諒解,導致男性巨大心理壓力;或是當男性照顧者想開口求助時,遇到多為女性的社工、服務人員時,似乎也說不出口。尤其在「高負荷家庭照顧者」中,男性照顧者也是重要的轉介指標,必須給予男性照顧者更多支持與鼓勵。

顧小孩成就 非金錢可替代

兒福聯盟資深主任李宏文表示,育兒雖然有壓力,但照顧小孩可以得到無形報酬,像一個笑容或安全依附,讓父母得到成就感,且貼身照顧時,會增加親子親密感,並非金錢可以替代。過去兒盟針對育兒媽媽痛苦指數調查,若爸爸參與育兒,有助緩解媽媽負擔,媽媽也對爸爸參與相當期待。

爸爸身教 家務男女平等

李宏文認為,爸爸一同參與家務,除了改善夫妻衝突、增進配偶親密關係,也能成為孩子成長過程的學習典範,也就是「身教重於言教」,孩子從小知道參與家務是男女平等,孩子也更樂意一同參與。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更多新聞報導

家庭關係 家事 男性健康 歸屬感 性別角色

如何長期「與病毒共存」?研究證實:「運動」可抗疫、降低死亡率

確診照護5大QA指南 打造正向防疫新生活

延伸閱讀

退休警放下槍改拿鋤頭種草莓,連抓過的人都變顧客!

夏天一到「尿路結石」風險大增,嚴重恐引發敗血症!

面積最大、歷史最久!「新竹州警務部部長官舍」投入千萬重生百年古蹟

預防長新冠後遺症 3招復健運動居隔可做!

相關文章

被PUA仍然離不開有毒關係?受委屈時不妨說「這句話」防止繼續內耗

所有逆境都是過程!不論整型、創業或人生…撐過「疼痛期」就會令人驚艷

弓道動靜皆美 體驗箭在弦上的悸動

太極螺旋中西合璧 喚醒身心能量

40歲結婚不算晚!離開錯的人單身多年有感:把握1件事就能掌握幸福

對抗癌症是漫漫長路!愛心房東免費提供無障礙住宿環境,助癌友安心養病就醫

熱門文章

60歲前存滿2千萬,可原地退休?小資夫妻靠4策略「永遠有錢花」

退休不用愁!600萬打造「雙現金流」年領40萬活到老:努力花錢就夠了

發霉切掉就好?錯!一級致癌物「黃麴毒素」易藏4大食物裡,別中了保存不當習慣

後悔沒早知道!蒜頭「叮10秒」外皮自動掉,微波爐去蒜頭皮超好用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