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不做選擇也可以。」 選擇的標準不應該是恐懼,而是愛

在選擇困難的時候,也有選擇「不做出選擇」的情況。 圖/unsplash
在選擇困難的時候,也有選擇「不做出選擇」的情況。 圖/unsplash

《情緒過勞的我,有些話想對自己說》的作者趙玟英 原為音樂劇作家、作詞人,還是在五所大學兼七堂課的大學講師,是位標準的斜槓人士。某天,她在課堂上倒了下來,被判定為過勞,對自己完全失去自信。這段經歷整理為本書,帶我們一起思考:許多人長久以來感到心累、過勞的原因,精選試閱:

人活著的每一瞬間都在選擇 ,沒有辦法。

《情緒過勞的我,有些話想對自己說》 圖/三民書局
《情緒過勞的我,有些話想對自己說》 圖/三民書局

從很微小的選擇到可以扭轉人生的重大選擇,馬不停蹄地湧來。如果你是有選擇困難的人,生活本身當然會感到艱辛和吃力。

心理基準模糊的時候

為什麼會選擇困難?那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沒有建立在選擇時給予幫助的「基準」。如果自己的基準很明確,根據這個標準,可以很容易區分該做和不該做的事。

但是那個基準不一定要像我的價值觀、人生觀、我最看重的事物那麼宏偉。我們至少要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不一定兩個都要很清楚,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很明確知道討厭什麼,也就足夠可以做出選擇了。

在意周遭的心理

選擇困難的另一個理由是太在意別人的視線。我們當然想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但「如果我這樣做別人不喜歡怎麼辦?如果大家因為我而受害怎麼辦?如果別人誤會我怎麼辦?」這類的想法咬住尾巴甩不掉,讓人很難做選擇。雖然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是又太在意其他人的想法而導致無法做選擇。因為我們始終無法無視希望得到別人關愛的慾望。

不想錯過任何事的心理

選擇就是必須挑一個,把其餘的捨棄。做與不做、要去與不去、信任與不信任、生氣與不生氣……都是這樣。既然決定要做某件事,就要負起責任,如果不做某件事,也要承受損失。

但是人們通常不想負責任,也不想承受損失,所以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只有苦惱增多而已,絞盡腦汁想有沒有既不必承擔責任、也不會吞下損失的方法。為了要找出讓自己自在又能獲利的方法,選擇變得越來越難。最終什麼都不想放棄的慾望,只會讓我們更辛苦。

逃避選擇的心理

在選擇困難的時候,也有選擇「不做出選擇」的情況。人們通常認為決定做什麼才是選擇,但事實並非如此,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很多人因為不想製造麻煩而保留選擇權,雖然現在也很辛苦,但是害怕發生更複雜的事情,所以選擇什麼都不做。

因為害怕無端發生新的變化,被捲入不願意看到的情況,加上又怕麻煩,所以選擇維持現狀。儘管現在這個情況不是我的最佳選擇,但為了避免更糟,所以乾脆什麼也不做,當然這也是一種選擇。

你擁有各種選擇的權利,只是如果選擇什麼都不做,就好像希望什麼事都不要發生一樣,做了這種選擇就希望你不要因此埋怨這個世界,因為這是一個嚴肅的決定。

陷入二選一圈套內的心理

也許會覺得和之前所說的理由完全相反,但到最後必須從兩個當中選擇一個的錯誤想法,會讓選擇變困難(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二分法的思考模式)。也就是說,在我們做出選擇時,如果認為只能「取其一,棄其一」,這種想法可能是一個錯誤。

D的母親提議母女一起去三天兩夜的旅行,雖然D覺得一起旅行母親一定會一直嘮叨聽了很煩,但如果不去又怕會有什麼誤會,所以就勉強答應了。

D犯了什麼錯誤呢?「不去旅行=不愛媽媽」的錯誤公式。這是真的嗎?不,就算不去旅行也可以繼續愛媽媽,不去旅行不能成為不愛媽媽的證明。但儘管如此,因為在選擇中加入這種二分法的極端狀況,所以讓選擇變得更困難。

面對如此極端的兩個選項,無論選擇哪一個,要承受捨棄另一個的代價也很大,所以很難決定。這就像是選擇要死還是要活一樣,壓力沉重,會消耗掉龐大的能量。那樣的選擇對誰來說都不容易。

在選擇的十字路口,明智地辨別的方法

遇到選擇的十字路口時,拿出一張紙,對折成一半,寫下選項,在左邊選項下面寫出想選這邊的理由,在右邊選項下方也寫下理由。或許你會問,腦子裡一直在想,為什麼還要寫出來?但這是必須的。當腦海裡有很多想法同時進行時,雖然都是自己的想法,卻很容易會在不知不覺間被掩蓋,如果把想法放在腦海中憑空地想,絕對無法釐清,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做了選擇,卻常常不了解做出那個選擇的原因。

寫下來就會知道了。

敏感的人在寫的中途,就會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哪一邊。寫下來你會更清楚看到不同選項之間的差異,也有可能其中一邊的理由全都是因為恐懼,擔心別人會有意見而猶豫不決的心態,也會如實地暴露出來。就算寫滿了一整頁還是不知道比較想選哪一邊,那也可以從最不需要的項目開始一一刪除,那就是我的基準,以我的優先順位找出來的方法。只有眼睛看著自己的想法,像修剪枝葉一樣整理思緒,將選擇的種類減少至最低限度,才能真正思考。

敏感的人在寫的中途,就會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哪一邊。 圖/freepik
敏感的人在寫的中途,就會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哪一邊。 圖/freepik

假如兩邊滿滿都是恐懼的理由,那麼現在就不適合做選擇。有時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人們常會忘記這一點。之前所提到的例子不做選擇,是因為嫌麻煩、想逃避,如果是這樣,在等到做好準備、可以選擇之前,先不做選擇也沒關係。

並非所有事都要在當下做出選擇,等待機會成熟,內心變得明確時再做選擇,會更有價值。頂住周圍要求盡快決定的壓力,按照我的判斷保留決定,也需要巨大的能量。但是,在保留決定的內心深處,應該檢查是否有「先把困難的事情推遲再說」的想法。因為我們都是善於欺騙自己的人。

從害怕選擇中擺脫

選擇時最能體現我們內心的恐懼。因為要做出選擇,必須不顧恐懼,才能進一步決定。這時最需要的是希望,並相信會產生更好的結果。

我稱那個為「對生活的信任」,但是很多人覺得生活對自己是不友善的。他們把人生當作告解,一不小心,隨時都有可能掉進泥潭或踩到地雷。他們的最終目標只是避免最壞的情況,所以選擇的標準通常是為了避免某事發生。為了不被罵、為了不被排擠、為了避免自己被波及、為了不被討厭、為了不要搶鋒頭……這些選擇的理由都是出於恐懼。但這樣只能勉強保持原狀,難以進步。

在大學路原本有一間烏龍麵店,現在已經不在了。當時,店鋪空間非常狹小,所以老闆最大的恐懼是「沒有座位,不能接待客人」。因此,即使是在非尖峰時間,他也絕不能讓顧客自己找喜歡的位子坐,必須由老闆安排座位,避免後面有客人來沒有合適的位子。因為隨時都害怕座位不夠,為了根本不知道會不會來的未知顧客,讓店裡的客人感到不便。

我坐在老闆指定的角落座位中,看著他一直處於不安和恐懼,緊張地安排客人座位的樣子,讓我在吃烏龍麵的時候一直覺得不舒服,也不想再來了。結果沒過多久那間店就關了。

我們心裡的恐懼就像飯鍋裡熱騰騰的蒸氣一樣,看不到完整的實體,只是一片朦朧。緊張和瘋狂似乎要爆發,但卻看不到具體的東西是什麼。恐懼讓我們僵化,瞬間視野變窄,麻痺我們的理性、感情、才智、能力。那種時候做的選擇,絕對無法完全發揮實力。只顧著防禦,最終只會縮小自己的可能性。

恐懼簡直就是迷茫,是霧。如果可以,選擇的標準不應該是恐懼,而是愛。不是因為害怕什麼、為了逃避什麼而選擇,應該是因為喜歡、因為想要才選擇。

以愛為基準做的選擇,可以讓我們的心更遼闊。

以上摘自《情緒過勞的我,有些話想對自己說》,由三民書局2021/03/19出版

更多新聞報導

自我成長 趙玟英 選擇 心理建設 生活態度

三民書局

三民書局創立於1953年,為了「傳播學術思想,延續文化發展」,多年來默默耕耘著書的園地。從早期的法政大學用書、三民文庫、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大辭典》,到各式英漢字典及兒童、青少年讀物,成立至今已出版了一萬多種優良圖書。不僅讀者佳評如潮,更贏得金鼎獎、好書大家讀、OPENBOOK年度好書等諸多獎項的肯定。在見證半個世紀的社會與時代變遷後,三民書局已轉型為多元、綜合、全方位的出版機構,持續與愛書人一起成長。

遠離「一跌再跌」,三招就地運動強化肌肉群!

夏日兩大消暑聖品,減脂同時還能顧腸胃!(內含食譜分享)

延伸閱讀

買儲蓄險來養老好嗎?這招創造現金流

【不出門的閱讀與旅行】防疫在家,聽知名國際領隊說書,帶你了解世界玩什麼

隔離期間房東強制退租怎麼辦?律師:看清合約的「提前終止租約條款」

美麗秘訣不私藏!去水腫有妙方,二寶女星45歲依舊維持女神身材

相關文章

別急著結婚!專家建議:先想好這5件事,婚姻才能長久

婆婆像婚姻第三者?媳婦嘆「走到哪都要跟」3招讓全家開心相處

所有苦痛在死亡前都渺小…47歲癌末男:我們中了人生的樂透,才降生在這世界

當貓比當人更幸福?作家:投胎是能力,隨緣盡份不煩惱

「人都死了收什麼錢」她堅持不收奠儀,只要求女兒在葬禮當DJ

失去母親太難過…親友建議生孩子轉移注意力,可行嗎?過來人這樣回

熱門文章

大型垃圾、家具怎麼丟?一文搞懂!附全台清潔隊資訊懶人包

2024小雪節氣「3生肖」好運降臨!小雪習俗、開運重點一次看

健檢報告「滿江紅」別放棄!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

台灣阿嬤變曼谷企業家!80歲堅持上班,坦言創業最重要的是「這件事」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