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情緒困擾別硬撐 找專業幫忙

有情緒困擾的人,可以先尋求專業心理諮商,釐清憂鬱或失眠等症狀的根本原因。圖/unsplash
有情緒困擾的人,可以先尋求專業心理諮商,釐清憂鬱或失眠等症狀的根本原因。圖/unsplash

想很多就代表容易憂鬱嗎?或是常感到沮喪、情緒低落,就是憂鬱症 嗎?

曾有自殺死亡的心理解剖研究發現,90%的自殺死亡者生前都已經有憂鬱症,不可小覷憂鬱症帶來的後遺症。

根據衛生福利部出版的「憂鬱情緒障礙自助手冊」指出,精神科診斷必須有三元素——足夠多的特徵性症狀、足夠長的持續時間,以及足夠影響個案原本功能的嚴重程度。所以是否為憂鬱症、重鬱症等精神疾病,還是必須尋求專業診斷。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常有的憂鬱情緒,有一種因為壓力反應而引起的「適應障礙症」,會在遭遇生活上的壓力事件後的三個月內感到痛苦,或不想跟人接觸甚至沒辦法上班;如果壓力源消失半年後困擾還在,就得醫療介入。

桃園市衛生局副局長、精神科醫師蘇柏文指出,有情緒困擾的人,其實可以先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 ,諮商心理師會陪著求診者釐清憂鬱或失眠等症狀的根本原因,梳理混亂的思緒。

而國內不少民間單位如董氏基金會、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或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等團體,都有許多資訊及自我檢查的量表,伸出援手來幫助民眾。

|更多精選延伸

更多新聞報導

憂鬱症 施靜茹 心理諮商 抗憂鬱

運動預防憂鬱症 不能沒有3老

防疫不出門 線上健身攻略 帶爸媽在家運動

延伸閱讀

你缺維生素D嗎?或許你常常憂鬱是有原因的

「為什麼不快樂一點?、這樣有名還憂鬱症?」 吳念真:這些話才是最大的傷害

另一半走了 留下的人如何好好生活?

死亡是一瞬的 但真正的告別卻需很長時間

相關文章

母親節思念早逝母…名醫嘆:媽媽準備好遺照才離開,是我一輩子的遺憾

只會讀書,不知如何當個好丈夫-教授夫婦離婚現場,看見婚姻裡最重要的4件事

與成年子女相處不尷尬、不依賴,73歲樂活媽咪:把自己照顧好最重要

帶7旬母出國玩38天!媽媽超滿足:小孩長大了真好

家有3個網紅兒!母親的溫柔與放手,成就孩子的多元前途

不公平!手足擺爛就要我照顧父母?過來人:把自己當獨生子女會好過一點

熱門文章

手槍打太多會變小?醫揭4方法重振雄風:視覺很有感

90%媽媽都煮錯!氣炸鍋「這樣用」恐吃下致癌物:菜成毒湯

開罰!開冷氣違反「2件事」最高罰3萬6:別收到罰單才知道

飲食清淡卻罹大腸癌!健檢1數據揪出潛在癌症:以為是貧血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