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情緒困擾別硬撐 找專業幫忙

有情緒困擾的人,可以先尋求專業心理諮商,釐清憂鬱或失眠等症狀的根本原因。圖/unsplash
有情緒困擾的人,可以先尋求專業心理諮商,釐清憂鬱或失眠等症狀的根本原因。圖/unsplash

想很多就代表容易憂鬱嗎?或是常感到沮喪、情緒低落,就是憂鬱症 嗎?

曾有自殺死亡的心理解剖研究發現,90%的自殺死亡者生前都已經有憂鬱症,不可小覷憂鬱症帶來的後遺症。

根據衛生福利部出版的「憂鬱情緒障礙自助手冊」指出,精神科診斷必須有三元素——足夠多的特徵性症狀、足夠長的持續時間,以及足夠影響個案原本功能的嚴重程度。所以是否為憂鬱症、重鬱症等精神疾病,還是必須尋求專業診斷。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常有的憂鬱情緒,有一種因為壓力反應而引起的「適應障礙症」,會在遭遇生活上的壓力事件後的三個月內感到痛苦,或不想跟人接觸甚至沒辦法上班;如果壓力源消失半年後困擾還在,就得醫療介入。

桃園市衛生局副局長、精神科醫師蘇柏文指出,有情緒困擾的人,其實可以先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 ,諮商心理師會陪著求診者釐清憂鬱或失眠等症狀的根本原因,梳理混亂的思緒。

而國內不少民間單位如董氏基金會、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或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等團體,都有許多資訊及自我檢查的量表,伸出援手來幫助民眾。

|更多精選延伸

更多新聞報導

憂鬱症 施靜茹 心理諮商 抗憂鬱

運動預防憂鬱症 不能沒有3老

防疫不出門 線上健身攻略 帶爸媽在家運動

延伸閱讀

你缺維生素D嗎?或許你常常憂鬱是有原因的

「為什麼不快樂一點?、這樣有名還憂鬱症?」 吳念真:這些話才是最大的傷害

另一半走了 留下的人如何好好生活?

死亡是一瞬的 但真正的告別卻需很長時間

相關文章

「孝道外包」大家都輕鬆?符合高齡父母需求必做1件事

孝順≠犧牲自己照顧父母!專家:放下孝道框架很重要

一對一出遊、聊心事拉近距離,他讓親子關係就像忘年之交

讓三代人像朋友一樣相處!花時間磨合全家關係都變好

為罕病兒申請補助,社工一句「你家缺這幾百塊嗎」讓媽媽好心酸

媳婦撿菜尾被嫌貪吃?婆家用餐必學「5招」化解婆媳問題、改善家庭關係

熱門文章

「10年來冷最久冬天」隱藏吃電怪獸,耗電不輸冰箱!台電教6招省錢

新北市民專屬!最低6千入住新房,2025社會住宅申請條件公開

提早預防流感,降低9成傳播率!醫授辦公室防流感必備10招

住院請看護「5醫院」免費!2025「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申請方式、價格 懶人包一次看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