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情緒困擾別硬撐 找專業幫忙

有情緒困擾的人,可以先尋求專業心理諮商,釐清憂鬱或失眠等症狀的根本原因。圖/unsplash
有情緒困擾的人,可以先尋求專業心理諮商,釐清憂鬱或失眠等症狀的根本原因。圖/unsplash

想很多就代表容易憂鬱嗎?或是常感到沮喪、情緒低落,就是憂鬱症 嗎?

曾有自殺死亡的心理解剖研究發現,90%的自殺死亡者生前都已經有憂鬱症,不可小覷憂鬱症帶來的後遺症。

根據衛生福利部出版的「憂鬱情緒障礙自助手冊」指出,精神科診斷必須有三元素——足夠多的特徵性症狀、足夠長的持續時間,以及足夠影響個案原本功能的嚴重程度。所以是否為憂鬱症、重鬱症等精神疾病,還是必須尋求專業診斷。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常有的憂鬱情緒,有一種因為壓力反應而引起的「適應障礙症」,會在遭遇生活上的壓力事件後的三個月內感到痛苦,或不想跟人接觸甚至沒辦法上班;如果壓力源消失半年後困擾還在,就得醫療介入。

桃園市衛生局副局長、精神科醫師蘇柏文指出,有情緒困擾的人,其實可以先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 ,諮商心理師會陪著求診者釐清憂鬱或失眠等症狀的根本原因,梳理混亂的思緒。

而國內不少民間單位如董氏基金會、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或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等團體,都有許多資訊及自我檢查的量表,伸出援手來幫助民眾。

|更多精選延伸

更多新聞報導

憂鬱症 施靜茹 心理諮商 抗憂鬱

運動預防憂鬱症 不能沒有3老

防疫不出門 線上健身攻略 帶爸媽在家運動

延伸閱讀

你缺維生素D嗎?或許你常常憂鬱是有原因的

「為什麼不快樂一點?、這樣有名還憂鬱症?」 吳念真:這些話才是最大的傷害

另一半走了 留下的人如何好好生活?

死亡是一瞬的 但真正的告別卻需很長時間

相關文章

做自己不一定能得到父母認同!作家黃大米有感:要懂得看淡

打工賺錢學煮咖啡,只為回部落開店!她為在地長輩與年輕人留住溫暖希望

預防失智全家動起來!醫點名5種「家庭生活習慣」降低失智風險

從身障者家屬變社工!她陪伴更多人走出陰霾、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

再婚夫「提一堆條件」自認公平卻外遇,她心碎:我犧牲孩子也失去愛情

低收單親爸墜谷成白骨!遺體修復師暖心接手,陪孩子做最後的生命道別

熱門文章

常喝4種飲料=癌細胞全下肚!「這款」看似健康卻會誘發食道癌

提早退休躺平!3方法用投資打造被動收入,花到95歲仍有錢

氣炸鍋少油就健康?4招避免吃下致癌物,2食物千萬別放!

退休後健保「必須依附子女」她疑惑:想當個自主老人不行嗎?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