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泰雅孩子接棒媽媽 方喜恩幫部落人安老

宜蘭縣崗給原住民永續發展協會總督導方喜恩努力推動部落化照顧模式。記者葉信菉/攝影
宜蘭縣崗給原住民永續發展協會總督導方喜恩努力推動部落化照顧模式。記者葉信菉/攝影

努力恢復部落小米祭、互助系統的方喜恩 ,雖在部落長大、講得一口流利族語,但他直到離開部落到東華大學民族學院就讀時,才真正認識「我是誰?」

民族學院的同學是來自各地的原住民,他在一次次同學展現自我族群認同時,心裡升起羨慕也泛著自卑:「他們為什麼可以如此自信?」開始自我反思。

後來念世新社會發展研究所時到菲律賓參訪,他發現菲國的原住民不僅關心原住民權益,也關注勞工、婦女等議題,使他從民族的「認同」邁向「認異」,了解到:「我們是不同族群,但是我們面對一樣的問題。」

這些民族認同的啟蒙與轉折,讓當初急著離開部落尋求發展、覺得賺錢才務實的方喜恩,展開了「返鄉」之路。他回到部落做孩子的課後照顧;為保護部落水源地,發起「爭水權」的運動。

但是真正走上部落的照顧工作,卻是因為媽媽。

方喜恩的媽媽李淑敏早期在羅東當護士、教舞蹈,後來回到部落,開設婦女舞蹈班,看見部落有許多需要照顧的高風險老人,便組織舞蹈班的成員,提供老人居家服務。他們說:「部落既然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我們有能力就該照顧部落。」

2007年協會創立,李淑敏就是創會理事長。雖然最初設定的服務對象為老人家,但往往連被照顧者的家人也一併服務。

從求學時代就返回部落的方喜恩,十幾年來和族人們創造了許多改變。問他是否打造了「可以安老」的生活圈?他苦笑「沒有,我老了、失能了還是會被送出去。」

目前部落裡沒有足夠的專業人力、適合的日托機構,許多老人家身體失能完全無法自理後,還是得送機構,「這是我們的痛,也是家屬的痛。」方喜恩希望,他和夥伴們繼續努力,讓寒溪有朝一日能成為失能或失智長輩也能安心生活的地方。

看更多報導:《橘世代》

更多新聞報導

自我成長 張瀞文 泰雅族 方喜恩

為促兒運動!60歲醫師每天健身,一練10年不中斷

善用長照2.0 寒溪部落同村共養共老

延伸閱讀

伴失智母三遷 他造玻璃屋陪9旬母「童言童語」

翻轉台灣長照模式 「非典型教授」蓋個自己也想住的家

今年91歲!40年外交攝影官 見證台灣外交史

12節氣動一動 日日跟著做 限定貼圖免費載!

相關文章

做自己不一定能得到父母認同!作家黃大米有感:要懂得看淡

打工賺錢學煮咖啡,只為回部落開店!她為在地長輩與年輕人留住溫暖希望

預防失智全家動起來!醫點名5種「家庭生活習慣」降低失智風險

從身障者家屬變社工!她陪伴更多人走出陰霾、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

再婚夫「提一堆條件」自認公平卻外遇,她心碎:我犧牲孩子也失去愛情

低收單親爸墜谷成白骨!遺體修復師暖心接手,陪孩子做最後的生命道別

熱門文章

常喝4種飲料=癌細胞全下肚!「這款」看似健康卻會誘發食道癌

提早退休躺平!3方法用投資打造被動收入,花到95歲仍有錢

氣炸鍋少油就健康?4招避免吃下致癌物,2食物千萬別放!

退休後健保「必須依附子女」她疑惑:想當個自主老人不行嗎?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