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超高齡社會 ,不只是要活得長,而是「健康餘命」的年歲要變長,預防失智 就是特別重要的一項,事實上,不是等退休才重視大腦健康,要越早越好,吃的和生活習慣都無形中影響到我們的大腦健康。多吃有益大腦的食物,取代過多的碳水化合物,還有遠離高油、高糖、高鹹食品都是我們平常熟悉的知識。但究竟哪些是真正的有益認知的食物、哪些又是影響大腦健康的生活習慣呢?
美國的神經科醫師群就建議,雖然沒有單一的「健腦食物」能完全預防阿茲海默症或失智症等與年齡相關的疾病,但是多吃特定類型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延緩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衰退或支持健康的大腦老化。
有助大腦健康的幾項食物,是營養學家Jo Williams和Danielle Levy-Wolins特別根據研究資料表明,可以在飲食中特別攝取的:
健腦食物:綠色蔬菜
富含維生素K、葉黃素、葉酸、β-胡蘿蔔素等。
像是:菠菜、花椰菜、羽衣甘藍(kale)、芥藍。
健腦食物:堅果類
含有健康脂肪、抗氧化物與維生素E,有助於保護腦細胞、提升專注力與記憶。
像是:核桃、杏仁、開心果。
健腦食物:全穀類與豆類
全穀物具有低 GI,可以提供腦部穩定能量,含有豐富的B群維生素,有助於神經系統健康。
像是:糙米、燕麥、全麥麵包、豆類。
健腦食物:莓果類
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和類黃酮 (flavonoids),這與讓認知衰退速度減緩有關,能減少腦部發炎、提升記憶力與學習能力。
像是:藍莓、草莓、覆盆子等。
健腦食物:雞蛋
雞蛋富含維生素B6、B12、葉酸與膽鹼,有助於調節情緒與記憶。
健腦食物:深海魚、含脂肪的魚類
較低的DHA 水平可能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和記憶力喪失的風險增加有關。富含Omega-3脂肪酸,能促進腦細胞結構與功能,改善認知與記憶。
像是:鯖魚、鮭魚、鱈魚、牡蠣等。
另外,根據多位神經科醫師指出,我們應該在平時的日子做些什麼改善健康,讓失智遠離我們:
想讓大腦更健康 可以怎麼做?
1.積極處理慢性疾病
若有心血管方面有產生問題的徵兆,最好年屆輕熟齡就要好好處理,像是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糖尿病。
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Maryland Medical Center)的神經學家和中風專家Seemant Chaturvedi博士說,「如果35歲或40歲時膽固醇高,最好盡早治療處理,而不是等到65歲或70歲突然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到時候會損害大腦中的血管,增加中風和失智的風險,而且降低認知功能。」
Chaturvedi博士表示,這就是為什麼定期健康檢查,還有跟醫師討論改善健康狀況的重要性。

2.不只是要動,要規律運動
如果保持規律運動的話,對於認知功能的退化,會有極大的影響。 研究表明 ,鍛煉可以改善認知過程和記憶力,同時增加大腦皮層的厚度,大腦皮層負責語言、思維和情緒等任務。我們越來越多地確認,定期鍛煉對大腦健康有好處。
3.遠離啤酒和香菸
麥克奈特大腦研究基金會( McKnight Brain Research Foundation)的董事會成員漢密爾頓Hamilton,表示對大腦有極大傷害的飲品就是「酒」,喝酒時間越長,對於大腦的傷害就越大。他說,想想看,酒精喝多時會失去控制,實際上是暫時性的腦功能障礙,所以時間越久,這種情況會造成損害。
吸菸同樣是對大腦很危險的習慣,它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和失智很有關係,同時增加中風的風險 。
「對你的心血管很糟糕,理所當然地,對你的大腦血管健康也很糟糕。」
4.慎防空氣汙染
意外地會間接對大腦產生不好的影響,以國外部分醫學期刊指出,長期處於空氣汙染的場所,對於大腦認知功能是不利的。
拉什大學醫學中心(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神經學家和多發性硬化症專家Augusto Miravalle博士建議,查看自己生活區域的每日空氣質量報告 ,如果污染特別嚴重,請在戶外佩戴可重複使用的口罩,盡量減少環境毒素影響身體健康的可能。
以上資料彙整自來源:GoodFood、TIME、PREVENTION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