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看似肥胖,卻有肌少症?吞嚥困難、行動不便...避免「肌少症」惡性循環!

肌群的質量減少,沒有足夠的肌力來完成有效咀嚼和運送等等吞嚥動作,便會產生吞嚥障礙,稱為「肌少症吞嚥困難」。 圖/健康醫療網
肌群的質量減少,沒有足夠的肌力來完成有效咀嚼和運送等等吞嚥動作,便會產生吞嚥障礙,稱為「肌少症吞嚥困難」。 圖/健康醫療網

隨著年齡增長或其他病因,例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導致肌肉質量的減少而發生「肌少症 」,造成肌力 下降、行動不便、甚至失能。醫師提醒,其實「肌少症」配合適當營養補充,包括足夠的蛋白質、鈣質、與維生素D,在經過持續運動復健 治療後,多數都能有意義的增強肌力及生活功能。

「肌少症」也可能肥胖  需透過檢測確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任楊蕙黛指出,多數肌少症的患者會出現體重下降、腿圍變細的情形,然而有些患者看似肥胖,實際上卻是肌少症,這是因為雖然肌肉萎縮,取而代之的則是脂肪組織堆積,因而形成所謂的「肌少性肥胖」。一般透過肌肉質量及肌肉力量等檢測,可以確認診斷是否為「肌少症」。

「肌少症吞嚥困難 」 營養不良恐惡性循環

楊蕙黛說明,肌少症影響的層面並不只有四肢的骨骼肌肌肉,事實上它同時也會影響到控制吞嚥動作的肌肉群;由於這些肌群的質量減少,沒有足夠的肌力來完成有效咀嚼和運送等等吞嚥動作,便會產生吞嚥障礙,稱為「肌少症吞嚥困難」。而這樣的吞嚥困難,後續引發的營養不良,又會惡化了「肌少症」肌肉質量不足的狀況,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楊蕙黛說,在65歲以上年長的族群中,「肌少症吞嚥困難」的發生其實並不少見;除了吞嚥困難或嗆咳的症狀,嚴重時也可能會有聲音沙啞的現象。

骨質疏鬆 」與肌少症共病高 就醫復健可改善症狀

楊蕙黛表示,醫學研究發現,已知有「骨質疏鬆」的患者,同時也有「肌少症」的比例較一般人更高;更進一步也認為,「骨質疏鬆」與「肌少症」有協同以及共病之關係。

假使有四肢瘦削或無力等疑似肌少症,或者合併有吞嚥困難的情況,建議可以到醫院進行相關的評估檢測,若確認診斷便可盡早進行復健治療;無論是「肌少症」或「肌少症吞嚥困難」,都有機會在復健治療後獲得不錯的進步。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原文為:長輩喝水常嗆到恐是「肌少症」上門! 2簡易檢測評估診斷

更多新聞報導

肌少症 吞嚥困難 骨質疏鬆 肌力 復健 肥胖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廣邀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希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凝聚力量幫助弱勢族群,更期許藉由此媒體發聲,讓愛心遠佈、善盡社會責任。

遠離癌症!第一步:認識五大防癌食物、危險因子

少子化警訊!「老墓」未來沒人掃…環保葬回歸自然成趨勢

延伸閱讀

老年人要注意│骨質疏鬆的預防與改善一次看!專家教你如何做

長輩「缺牙」不在意?當心營養不良風險增大增!

什麼是「肩頸症候群」?不只肩頸有問題!手麻、頭痛都是勿輕忽症狀

運動風怎麼穿?合身不緊身!既時尚又顯瘦的穿搭技巧學起來!

相關文章

常頭痛是警訊!「癌王」肺癌容易轉移,5部位不適速就醫

不是中邪!68歲信徒遶境昏厥,醫揭:遶境「這樣吃」避免體力差昏倒

膽固醇降不下來?醫曝「2成分」保健品:沒效恐傷身

清明氣候多變!外出掃墓必備4招養生,「連假吃太多」改喝1粥品解膩

瘦瘦針容易復胖!醫推「瘦瘦菜」啟動身體代謝,還能抗癌護眼

私密處保養方法TOP6!吃蔓越莓、專屬清潔用品上榜,遠離異味搔癢

熱門文章

退休想住養生村?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房型比較一次看(含表格)

不是老後記性差!醫師教你5句話揪出失智前兆

你家的鍋子=細菌培養皿?不鏽鋼鍋清潔3招必學,遇1狀況快扔掉

台灣人太愛吃泡麵!醫點名「1吃法最危險」:肝腎負擔暴增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