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鼠蹊部腫塊竟是疝氣!嚴重恐惡化為腹膜炎

部分疝氣患者會出現疼痛,甚至伴隨噁心、嘔吐等腸道阻塞症狀。 圖/freepik
部分疝氣患者會出現疼痛,甚至伴隨噁心、嘔吐等腸道阻塞症狀。 圖/freepik

一名50多歲建築工人半年前突然發現右側鼠蹊部有微微突出的腫塊 ,躺下休息就縮回去,因沒有其他不舒服症狀,不以為意,直到近期腫塊凸起逐漸變大,還有疼痛症狀,就醫才檢出罹患疝氣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俊銘說,疝氣是一種腹壁結構上的缺損,腹內臟器會經由腹壁上的弱點突出,造成間歇性腫脹,甚或伴隨疼痛。這名建築工人就醫時表示,腫塊時大時小,只要工作或腹部用力時,腫塊就突出更明顯,放鬆時則會變小或縮回。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俊銘說,疝氣依發生部位不同,有不同稱呼,腹股溝...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俊銘說,疝氣依發生部位不同,有不同稱呼,腹股溝疝氣是一般最常見類型。 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黃俊銘說,部分疝氣患者會出現疼痛,甚至伴隨噁心、嘔吐等腸道阻塞症狀,若放任不管,腹內臟器可能經由腹壁缺損突出「卡」在腹壁缺損處,無法自行復位,進而造成腸道阻塞,長時間壓迫下,腸道血液循環不佳,會造成腸道壞死,嚴重者會惡化為腹膜炎,小病拖成大病。

疝氣依發生部位不同,有不同稱呼,黃俊銘說,像發生在肚臍就稱為臍疝氣,發生在大腿與腹部相接處稱為股疝氣,這名建築工人發生在鼠蹊部位的則是腹股溝疝氣,也是一般最常見的類型。

他提醒,因老化,腹股溝底部腹壁變得薄弱,加上肥胖 、久站、慢性便秘、長期咳嗽、突然提重物等動作,都會導致腹內壓力增加,增加腹股溝疝氣發生的風險。

治療上,他建議患者可選擇傳統手術,或以內視鏡方式修補,這名建築工人便是透過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術後恢復時間短,幾乎沒有異物感,休養一周後便返回工作崗位。

更多新聞報導

保健 黃寅 疝氣 腫塊 肥胖 便祕

確診後記憶變差?腦霧還是失智一表立刻懂

夏日限定小菜「嫩薑」 酸爽微辣開胃解膩

延伸閱讀

吃巧克力容易變胖?學會挑選「三要訣」抗發炎還能改善心情!

防疫吃什麼?醫師公開:攝取「8大營養」提升免疫力!

康復容易引發腦霧、胸悶!六招改善「長新冠」後遺症

如何改善失眠?醫師9招教你打造「秒睡體質」

相關文章

你中了嗎?私密處感染的5大地雷,女性一定要避開!

每天3杯綠茶防癌、遠離失智!希臘長壽島居民也愛喝

少做這些事=壽命減9年!保護心臟健康缺一不可

腳痠腳麻走路難受,竟是動脈阻塞!醫示警:再晚一步就要截肢

髮際線後退能逆轉嗎?「3大生髮偏方」哪個最有效?中醫師解答

常吃「1健康食品」肺癌風險、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大增?醫揭真正原因

熱門文章

常吃「1健康食品」肺癌風險、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大增?醫揭真正原因

「吃進洗碗精」恐引發9疾病!8種洗碗法:徹底清除泡泡殘留

腳痠腳麻走路難受,竟是動脈阻塞!醫示警:再晚一步就要截肢

退休想住養生村?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房型比較一次看(含表格)

udn討論區